本报讯 (通讯员 韦再春) 为高质量推进安置区和搬迁群众可持续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近年来,雷山县对项目实行“三管理”推动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工作。
项目入库管理。建立完善项目库,将符合条件的后续扶持项目“应纳尽纳”,及时做好项目申报、编制和审批。实行“严格审核和动态调整”机制,努力形成谋划储备一批、前期论证一批、立项审核一批、开工建设一批、竣工运行一批、发挥效益一批的项目运作良性管理机制。目前,2021年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后续扶持食用菌扩建项目、发制品扶贫车间建设项目、易地扶贫搬迁扶贫车间设施配套建设项目、龙头街道项目管理、安置点产业扶贫车间配套设施建设等5个项目正在平稳实施。
项目实施管理。加强对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项目实施的监督管理,做好项目建设进度、资金使用等项目实施过程管理,例行调度检查,通过实地抽查督查等方式进行业务指导和问题研判,及时督促落实问题整改和推进实施,高质量加快推进项目建设,持续发力确保项目落地见效。2021年易地扶贫搬迁后续项目投资资金1887万元,产业扶贫车间配套设施建设项目600万元,项目建设成立后可提供800个就业岗位,能带动搬迁群众月收入2800元以上。
项目后续管理。健全完善项目资产后续管理长效运行机制,实行“县级统管、街道监管、社区直管、群众监督”工作机制,分类建立项目资产后续管理台账,规范项目资产后续管护运营、收益分配使用和处置,完善项目收益与群众利益联结机制,防止项目资产闲置和损失浪费,确保项目资产稳定良性运转、持续发挥效益。争取2022年就业岗位增长至1500个,群众全年收入增速达12%,带动搬迁群众就业增收致富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