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杨帆) 近年来,雷山县坚持拥军优属与拥政爱民齐头并进,通过“四个好”,切实助推雷山“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工作。
把政策法规“探索好”。围绕“双拥”政策,通过拓宽部队官兵转业安置“后路”、巩固家属就业“后院”、关爱子女入学“后代”等问题,解决其后顾之忧。提升退役军人在文化、出行和医疗等方面的优先待遇,解决好军烈属、残疾军人等在生活、住房、医疗等方面的实际困难,使广大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截至目前,全县解决部队官兵转业安置16人,解决退役实际困难35起。
把军民共建“融合好”。结合驻雷部队职责所在,健全完善“军地”协调融合机制,把地方所需、群众所盼、部队所能结合起来,积极支援地方建设、服务民生发展,持续推进“黔货出山进军营”,深入开展社会援助、助学兴教、医疗扶持等活动,助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截至目前,派出驻村帮扶干部28人,带动群众发展乡村旅游、种植养殖等产业,实现群众增收致富74户291人。
把创建氛围“营造好”。按照全面发动、全县联动、全民行动,广泛开展以拥军优属、拥政爱民为主要内容的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宣传媒介以及设立标志牌等方式,多途径引导动员社会各界广泛支持参与创建工作。同时,发挥典型引领作用,加强对“最美退役军人”“兵支书”等先进事迹的宣传报道,培育树立一批先进典型,打造一批双拥品牌,促进全县双拥工作水平整体提升。今年以来,开展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16期,常态化播出国防教育和双拥相关信息960余条次。
把创建亮点“展示好”。坚持常态化服务和集中活动并重,注重调动社会力量为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提供常态化志愿服务,强调在重要时间节点集中开展拥军优属活动,积极探索开展富有时代特色和地域特点的法律拥军、科技拥军、金融拥军、文化拥军等10余项双拥活动。充分利用生态环境、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等优势,打造具有雷山特色的苗岭拥军服务队、拥军数字图书馆等10余个双拥品牌,让创建工作富有鲜明特点、更显特色亮点、更有精彩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