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吴安娜) 近年来,凯里市司法局贯彻落实司法部“数字法治 智慧司法”信息化建设要求,在省、州、市指导下,探索运用智慧执法监督,丰富法治宣教数据载体、创新信息化工作新模式,推动司法行政工作高质量发展。
凯里市司法局为切实增强社区矫正信息化管理、创新“1366”(1中心、3系统、6次、6定)社区矫正工作模式。“1中心”指社区矫正指挥中心,主要负责社区矫正统筹指挥,配备指挥中心办公室,24小时备勤值守。“3系统”指社区矫正定位监管系统(钉钉)、远程视频督查系统、远程视频指挥系统,通过搭载“雪亮工程”“天网工程”系统对社区矫正对象适时监控,全面掌控活动轨迹。实现对全市208个村(居、社区)社区矫正对象全覆盖监管。同时,积极借助贵州省社区矫正指挥管理系统、贵州矫务通及贵州在矫通实现多形式数据监管,实现定位监管双保险。
近年来,凯里市司法局紧紧围绕“法治凯里”建设,积极创新,先行先试,在市委市政府支持下,探索大数据与行政执法有机融合的“云上执法”新模式,推动行政执法工作信息化、标准化、规范化。凯里市法治云平台依托“云上贵州”服务器打造的执法信息平台,可以满足执法区域、执法部门、当事人、执法类别等多项条目进行关键词检索,清晰公示行政检查流程、处罚流程、强制措施和执行流程等。各类行政处罚执法过程、事实证据、法律依据等信息公开透明,执法过程全程云监督,确保执法环节规范有序。通过执法任务“云派单”、执法过程“云记录”、执法违规“云预防”、执法成效“云监督”四方面实现行政执法全过程线上监督。截至目前,平台对外发布474条法治新闻、公示2304件行政执法案件,公开7310项行政权力事项,1594条行政执法人员信息。
凯里市司法局为深入推进法治文化建设,以“自媒体+人工智能+法治宣教”新模式,深入开展法治宣教活动。打破传统壁垒,整合自媒体资源。充分利用凯里司法微信公众号、抖音等线上媒介,多形式多方位扩大法治宣教受众人群,实现法治宣教的多样性、多元化与针对性,增强宣传效果。此外,运用人工智能,创新宣传方式,引入“黔小律”普法机器人应用于宣传活动,大幅提高法治宣教趣味性和互动性。引入“无人律所”智能平台应用于镇(街)法律咨询,结合群众提出的法律疑问给予针对性免费解答,打破农村与城市的地域差异,实现均等、普惠、高效、便民的法律服务。配合司法所、村(居、社区)法律顾问满足群众法律需求。目前,“无人律所”在下司镇和开怀街道司法所试点使用。
为深化监地共建共治共享、推进刑罚执行一体化建设。2019年,全州首家远程视频会见室落户凯里市司法局,为监狱服刑人员与家属及专业律师顾问等远程视频会见带来极大便利,同时突破了时间、空间限制,可以使服刑人员感受到亲情温暖、社会关心,有利于提高服刑人员改造积极性。目前,除市司法局指挥中心配套会见设备外,共计10个司法所均已配备。
凯里市司法局将始终铭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健全司法行政信息化工作模式,进一步深化社区矫正、行政执法监督、公共法律服务等工作体系,为“平安凯里”“法治凯里”建设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