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善景
我喜欢早起。因为早起可以去锻炼,可以看星辰,可以赏日出,可以听鸟唱,可以……清新、素静、闲适、有趣,可以说,这些优美的词汇,都是在描述早起的时光。
“早起三光,晚起三慌。”儿时的我很不想早起,但父母督促的话,让耳朵都听出了茧,他们总担心我耽搁了上学。在他们看来,起得早,有充足的时间做准备,办事更周详,对身体也好;起晚了,时间不够用,办事会马虎,慌慌张张,对身体也不好。
中学毕业回乡务农时,我仍然不想早起,但务农要抢收抢种,否则,“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春耕大忙,送肥、深耕、备播,每天要早起喂牛、装车、挑选种子、准备农具。三夏时节,更是披星戴月,起早贪黑,割麦、扬场、点播秋玉米。真不想起呀,但父亲在院子里收拾物件时,故意弄出声响。那声响,是起床号,是集合号,更是冲锋号,不想起都不中。
参加工作后,我离开了父母,没人催促着早起了,但身体却不合时宜地发出警报。血脂黏稠,血压升高,腰椎病、颈椎病也都不请自来。于是便开始坚持早起,为的是锻炼,图的是健康。
当早起成了习惯才发现,早起竟有那么多的美好。
清晨的时光,平和宁静;清晨的空气,清新舒畅;清晨的景致,生动有趣。踏着晶莹的晨露,迎着和煦的晨风,或追逐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或沐浴在雾里风里雨里,把工作的烦恼和生活的压力,一股脑儿全都抛到了九霄云外。
因为早起,我看到过日出东山时的满天朝霞。那一片片云朵,由暗到灰到白,再到染上红晕,发出红光。当金光四射时,太阳已探出头来,不经意间就跳在了东山头上,大地瞬间亮堂起来。
因为早起,我欣赏过雾锁小城的美轮美奂。穿过街道时,雾还很薄,跑往小城后山,雾也越加浓重。行至半山腰,浓雾全然消,回望小城,顿时惊呆。雾如行云流水,在房顶上流淌,在高楼间缠绕,眼前似幻觉,小城如仙境,那场景,怎一个美字了得。
早起的人有很多。除了跑步、打球、甩鞭子、打太极等晨练者外,还有早餐店的老板、扫大街的环卫工人、做客运的司机等。最令我敬佩的是环卫工人。那年秋冬的一天,白天下了雨,夜里气温降,一场酷霜,突如其来。清晨的小城,到处湿漉漉的,地上全是落叶。路灯下,我看到几名环卫工人正在忙碌,路上经车辆碾压过的落叶,像粘在了地上。扫帚扫不动,只能用手捡。梧桐叶大,槐树叶小,一片片捡起,谈何容易!冷。累。那辛苦,感同身受。
“一日之计在于晨”。早起,除了锻炼,还有很多事可以去做。读会儿书,干会儿家务,计划下当天的工作,甚至,可以坐下来,发会儿呆,让心静一静。看似什么也没做,却能够调整心态,放下羁绊,净化心灵。当然,早起锻炼最有益,活动活动筋骨,浑身都有力量。古时,有人把早起当立家之本和兴家吉相,看来是有道理的。
从不想早起,到爱上早起,这需要一个过程。坚持下去,能磨炼意志,能收获健康,更能享受到早起的快乐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