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3月21日

结合课后习题特点的教学策略探讨

——以部编教材二年级《语文》上册课后练习为例

○ 凯里市第十四小学 杨慧玲

部编二年级教材把语文素养的培养落实到了每一课的课后练习当中,努力做到“一课一得。”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如何通过课后练习实实在在地落实语文素养呢?又通过哪些措施、策略和方法落实语文素养的实施呢?针对二年级上册部编教材课后练习的特点,笔者认为要更好地发挥课后练习的价值,可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明确朗读目标,进行分层次的训练

朗读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项最为基础但又极其重要的训练项目。二年级作为学习的起步阶段,教师更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

(一)读好词语,在朗读中感受词义

本册教材《葡萄沟》的课后练习是:朗读课文,注意下面加点字的读音。这些加点的字都是多音字,多音字是低段学生最容易弄混淆,最容易读错的。在教学中,笔者将朗读训练从易到难、从浅到深地实施。具体课分为以下几个流程:

1.老师带读课文,让学生边听边圈出课文中的多音字。

2.让学生说一说,这个多音字另外的读音并组词。

3.不同音放在一起对比着读。

4.通过图片的展示,让学生明白同个字读音不同,它的词性也是不同的。

5.小练习:展示一些带有这些多音字的词语,让学生读准音。

(二)读好句子,认识标点符号在语气上的表达

二年级学生经过一学年的学习,虽然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朗读技巧,但是想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就有一定的难度了,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对情感朗读的指导。而标点符号在情感的表达上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老师一定不能忽略。课文《我要的是葫芦》课后练习:读一读,注意句子不同的语气。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就把句子的训练与标点符号的特点紧密结合。

1.出示句子:有几个虫子怕什么!有几个虫子不可怕。

2.先说说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再点名读句子。

3.老师范读,让学生说说听后有什么感受。

4.老师总结:感叹号起到表示加强感情的作用,在这里表达种葫芦的人一点都不把蚜虫当回事,认为这些蚜虫根本不会影响到他的小葫芦。

5.点名读,老师点评纠正。

朗读教学中,学生可以在老师的范读中感受标点符号在句子中情感的表达,再进行仿读、对比读进行巩固训练,在一次次的朗读中培养了语感,掌握到朗读不同标点的句子方法。

二、利用生活化教学,增加生活体验

(一)引导学生多留心生活、观察生活

“语文来源于生活,反映着生活的方方面面。”二年级教材中很多的内容都来源于生活,可又往往是学生不留心、容易忽视的,如《树之歌》《田家四季歌》。要想更好地学习好这一类的课文,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多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如《田家四季歌》带着学生了解四季的农事活动。课后练习中又展示了一系列的农事活动。这些农事活动有些学生理解,有些学生不理解。老师就可以在教学前先要求学生去观察身边的一些农事活动,对此进行事先调查。这样,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就更好地理解了。

(二)深入平时生活,加强生活体验

语文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中,有时生活是更好的老师。老师要以课外实践为延伸,要鼓励学生多深入生活,多体验生活,从而获得更多的收获。然后,再将生活中的所得运用到课堂的学习中来。如《风娃娃》课后题:想一想生活中风还能做些什么?就需要学生联系生活来说一说。老师可以提问:你们在什么时候会遇到风?风做了些什么呀?等等问题来开拓学生思维。

三、结语

课后练习对于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语文思维能力的锻炼等方面都有着极其重要的辅助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抓住文本的特点,关注文本意识、符合学生的规律。依据课后练习,把握学段目标、单元目标、文本目标,将课后练习渗透到课堂学习中,扎扎实实地落实,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进一步提高。

--> 2022-03-21 ——以部编教材二年级《语文》上册课后练习为例 1 1 黔东南日报 c183233.html 1 结合课后习题特点的教学策略探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