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3月23日

考准考实干部政治素质

□ 龚祥宽

首关不过,余关莫论。考准考实干部政治表现是精准科学选人用人的基础。在政治素质考察实践中,个别地方的考察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各级各部门进一步树立严的导向、改进识的方法、提升考的能力、拓展用的途径,着力推动政治素质考察严肃起来、具体起来、鲜明起来。

树立“严”的导向,着力解决政治素质考察“程式化”问题。在政治素质考察过程中,个别地方为了便于操作,习惯“制模版”“定框架”,没有因地制宜、因人施策、因时而异,导致政治素质考察程序简单程式化。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各级各部门将政治把关作为选人用人第一要务,坚持选人用人突出政治标准、考核考察突出政治素质,持续释放严格政治标准、政治把关、政治考察的积极信号,做到深入考察、仔细甄别、严格把关,防止政治素质考察评价满足于该走的程序都走了,切实把“严”的导向鲜明起来。

改进“识”的方法,着力解决政治素质考察“片面化”问题。政治素质内涵相对抽象,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和隐蔽性,容易导致政治素质考察出现“片面化”问题。为此,应当改进考察识别政治素质的方法,既要掌握了解“8小时以内”的“工作圈”,也要掌握了解“8小时以外”的“生活圈”“娱乐圈”“朋友圈”。坚持走好群众路线,深入群众中了解干部在急难险重任务中的表现,注意了解干部遵守社会公德、弘扬家庭美德、恪守职业道德等情况。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手段,健全完善干部政治素质分析研判机制,建立干部政治素质档案,对干部政治素质作出全面、客观、立体的识别。

细化“考”的指标,着力解决政治素质考察“表面化”问题。政治素质考察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一些考察组成员对政治素质考察的有关要求、评判标准掌握不够,致使考察评价“表面化”的问题不同程度存在。这就需要在政治素质考察前,对考察组成员开展针对性的培训。在考察过程中,科学设计和细化考核内容,细化量化政治素质考察具体指标,把“隐性特征”变为“显性条款”。充分运用巡视巡察、审计、信访、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查核、干部人事档案审核等各方面成果,全面系统地画出干部的“政治像”。

瞄准“用”的靶向,着力解决政治素质考察“形式化”问题。考察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把干部用对用好,实现“以考促干”。纠治考察评价“形式化”问题,应建立政治素质考察结果反馈机制,把政治素质考察结果与干部选拔任用结合起来,对政治不过关的一律实行一票否决,坚决把伪忠诚、假忠诚的“两面人”识别出来、清除出去。要把考察评价结果作为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重要手段,对那些政治品质好、政治能力强且在重大斗争一线、急难险重岗位表现突出的党员干部,优先选拔重用,从而激励广大党员干部踔厉奋发、笃行不怠。

(作者单位:中共黔东南州委组织部)

--> 2022-03-23 1 1 黔东南日报 c183433.html 1 考准考实干部政治素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