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廖滔) 近日,笔者在镇远县羊坪镇响水村种植基地的羊肚菌温棚内看到,一枚枚羊肚菌破土而出,犹如一把把打开的“小伞”,空气中弥漫着沁人心脾的菌香,10余名工人正将成熟的羊肚菌采摘、装篮、过称、搬运、装车,呈现一片繁忙的景象。
“今年羊肚菌因天气影响上市晚了一些,但是市场行情依然火爆,这几天通过电话订购、上门采购的客商络绎不绝,完全不愁销路。”基地负责人冯荣昌介绍说。
订单纷至沓来,村民成了忙碌的“上班族”。
“一接到合作社的电话通知,我立刻放下手上的农活,赶到基地‘上班了’,在家门口打工,方便照顾一家老小,一天还能赚80元,太幸福了。”响水村土坎组59岁的村民唐有柳一边忙碌地采摘羊肚菌,一边高兴地说。
像唐有柳这样上了年纪的“上班族”,基地还有15名,他们中除参与基地务工外,还将位于基地周边的土地以每亩1000元流转给合作社。
“新国发2号文件明确指出要‘做优做精特色优势农产品,提高重要农产品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水平。’这给我们基层党组织指明了方向,下一步将搭建致富能手与农户的‘致富桥’,采取现场观摩、技术讲解、示范指导等方式,大力推广产业种植技术,形成产业发展共同体,让村民共享发展红利,共赴乡村振兴。”响水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唐元斌说。
据了解,响水村今年共种植温棚羊肚菌20余亩,看现在的长势亩产预计200公斤左右,预计总产量4000公斤,按照现在市场价鲜品每公斤160元,产值可达64万元。
近年来,响水村坚持党建引领,依托区位优势和便利交通条件,鼓励引导乡土人才发展特色羊肚菌、八月瓜、葡萄、草莓等特色产业,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鼓励农户以土地流转获租金、参与务工获酬金、利益联结分红金、加入种植获发展收益等方式,鼓足了农民“钱袋子”,切实让农民富起来、强起来。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支撑。羊坪镇羊肚菌特色产业不仅为村民撑起了“致富伞”,而且为乡村振兴开辟了一条“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