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3月24日

浅议民间游戏在农村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

○ 天柱县瓮洞镇中心幼儿园 潘细香

幼儿园教育教学是促进幼儿健康发展,让幼儿享受快乐学习过程,发展幼儿健康情感态度的重要教育教学过程。在农村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巧妙应用当地教育资源,把民间游戏应用到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之中,能够起到促进幼儿身体健康发展,培养幼儿社会功能,让幼儿享受学习快乐的重要作用。

一、民间游戏应用于农村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意义

民间游戏是劳动人民自发创编并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它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在幼儿教育中有着独特的教育价值,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强调:“适当地向幼儿介绍我国各民族和世界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使其感知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培养理解、尊重、平等的态度。”从幼儿教育的角度来看,民间游戏可以促进幼儿语言、体能、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

1.有助于幼儿语言的发展

大部分民间游戏都配有童谣,童谣是一种带有音乐性的口头文字, 其音乐性就表现在它语言的韵律美和鲜明的节奏感上通过双声、叠韵、双关、谐音、对仗等手法,使童谣说唱起来悦耳动听,提高了幼儿口语发展的速度和效率。

2.有助于幼儿身体的发展

大多数民间游戏可以在户外活动场地进行,这样能使幼儿沐浴在阳光雨露之中, 呼吸新鲜的空气,促使幼儿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的功能得以提高,增强免疫力,从而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目的。另外,许多民间游戏能促进幼儿走、跑、跳、钻等大肌肉动作的发展,一部分民间游戏能发展幼儿手部的小肌肉群的动作和手、眼协调配合的能力等。此外,游戏运动量可以消耗大量的体能,有利于幼儿食欲的增强,促进消化系统的发育。

3.有助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民间游戏一般都需要若干名幼儿共同合作才能进行,幼儿在游戏中还必须遵守游戏规则才能使游戏进行下去。幼儿通过游戏伙伴的相互模仿、相互协调 ,学会了遵守规则、与他人友好相处,学会了自己解决人际矛盾,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二、民间游戏应用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策略

1.收集整理民间游戏

广泛收集、整理民间游戏,是幼儿教师在幼儿园教学中应用民间游戏的前提环节。教师应对民间游戏的教学价值引起足够的重视,并积极搜集整理本地区的民间游戏种类。可以进行调查,了解幼儿的需求和想法,将游戏整理记录下来。既可以满足幼儿的心理需求,又可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促进幼儿的活动锻炼。

2.总结游戏规则,推广游戏玩法

由于民间游戏产生在民间,流行于口头,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规则和玩法, 因此教师要对所搜集到的民间游戏规则和玩法进行整理,使之具有推广的价值。例如,经过本人一年的实践,搜集整理出了瓮洞地区的几个民间游戏玩法和规则:

(1)“编花篮”:幼儿手拉手站好,其中一名孩子将自己的一只腿放在旁边两个孩子的手上,腿站立,然后孩子依次将自己的一条腿放在最后一名孩子的腿上,开始游戏,边单腿跳边唱儿歌。参加游戏的人数在三人以上,如果有一个小孩的腿掉下来,游戏必须重新开始。

(2)“跳皮筋”:分单人跳和团体跳二种。单人跳由二人拉着约3至4米长的橡皮筋,在橡皮筋的正中间单人跳或多人先后轮着跳,也可将多条橡皮筋拉成各种图案。跳皮筋的姿势花式是由多个基本姿势构成的协同姿势,协同姿势需在童谣或伴奏音乐下跳。

(3)“跳房子”:在地上画房子,规则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制定,按顺序在每个格子里面写上相应的数字;游戏开始,人站在第一个格子的外面,将沙包丢进方格,然后跳进方格中轮换往下跳,到终点后再按同样的方法跳回来,返回时捡起沙包,最终跳出来,如果沙包丢到格子外面或压线、脚跳踩线或越界都算犯规。

(4)“跳绳”:让幼儿手持绳子的两端,将绳子垂在身体前面,幼儿双脚向前跳过后,再将绳子从后绕过头顶绕到身前,然后重复上述动作;两位幼儿各持绳子一端来回摆动绳子,第三位幼儿站在中间,随着绳子的摆动,在绳子的两边来回跳跃,踩到绳子或阻挡绳子即算犯规。

(5)“竹竿舞”:准备长5米左右的竹竿4~8根。两个幼儿双手握竹竿面对面蹲下,在开合竹竿的同时敲击地面(或是在地面上铺两根竹竿用来敲击),一名或多名幼儿根据竹竿的开合跳进、跳出。通过跳竹竿培养幼儿的弹跳能力和动作的灵活性、协调性。

(6)玩陀螺游戏:用木棒削成一个上边大下边尖的圆锥体,将尖的一头着地,并用绳子抽打,使之快速旋转,保持平衡稳定。

(7)丢手绢游戏:游戏参与的人越多,游戏的乐趣越大。游戏所需的材料为一张手绢,然后大家推选或通过猜拳方式确定一个丢手绢的人,其他的人围成一个大圆圈并坐好。游戏开始时,丢手绢的人沿着圆圈的外围行走,并尽量在他人没有发现的情况下将手绢丢在其背后,被丢手绢的人要及时发现身后的手绢,并捡起来去追赶丢手绢的人。而丢手绢的人则要迅速围绕圆圈奔跑,并回到被丢手绢的人的位置坐下,如果被抓住,则要接受惩罚,给大家表演。

3.合理设定游戏活动目标

民间游戏的应用,要与幼儿园的教学目标相结合,同时必须符合幼儿的身体状况,科学有序进行,保证幼儿得到充分锻炼,使其在游戏活动中获得全面发展。例如,小班幼儿的身体素质不如大班幼儿,所以应以益智类、语言类为主。而中、大班幼儿可以适当添加体育竞技类游戏,提高幼儿的体育参与度。

4.民间游戏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在农村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应用民间游戏,不仅要和活动主题紧密联系在一起,而且还不能够丧失民间游戏本身的特色,根据幼儿自身特点逐渐展开。教师可以选择有趣味性的民间游戏,在游戏过程中不仅能够对幼儿的肌肉进行锻炼,还能够提高幼儿手、眼、脑的反应能力,从而激发其在大脑的活跃度。通过主体活动的引导,合理应用民间游戏,能够让活动和游戏的开展具有更强的教育意义和针对性。此外,教师在设计主题活动时,应当为幼儿划分出开展民间游戏的场所,并由教师统一进行规划,根据幼儿园的情况有序开展。

民间游戏作为我国幼儿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应用民间游戏不仅能够充分发挥游戏本身的特性,让幼儿在参与活动时有更高的兴趣,而且能够实现主题活动的开展目标,从而起到对幼儿的教育作用,有效地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为其日后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 2022-03-24 1 1 黔东南日报 c183516.html 1 浅议民间游戏在农村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