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3月24日

谈用创新理念培养小学生习作修改能力

○ 从江县下江镇中心小学 石 斌

教师批改学生作文是教学中最费时、费力、费神的事,但往往是事倍功半,许多学生往往只看一下分数与评语,有时连评语也不看。这种传统的作文评改方式,严重挫伤了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现代学习方式,不能适应新的课程标准提出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教育理念。因此,提高小学生习作修改能力是摆在我们当前的重要教学任务。

一、加大识字写字教学,为习作修改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多数学生在一篇作文中就是简单的几句话,而且语句非常乱,错字、别字和不会写的字连篇。大多数学生普遍存在识字不多、语言组织能力差、谋篇布局没头绪等现象。要想解决这些现象,首先要解决学生的识字、写字的教学,这是基础的基础。因此老师要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学生多读、多背、多写,只有这样才能增加识字量,给他们的大脑添砖加瓦。当学生的识字写字的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他们对自己的习作或他人的习作就能进行阅读和判断,如果习作中出现的一些错字或别字就能正确地分辨出来,而且能给予修改。否则面对一篇再好的习作,也是无从下手,更谈不上自己修改或帮同学修改习作。因此,习作修改能力的培养务必从识字写字开始入手,这是习作修改的关键基石。

二、扩大学生的阅读量,为习作修改作好铺垫

在养成识字写字习惯的基础上,还要尽可能地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在阅读中去积累知识,去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很多教师平时只针对现有的课本,加上学生在识字的基础上较差,对于阅读感到十分困难,因而也不愿意去阅读一些课本之外的书籍。因此,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的差异,我们也应该采用不同的方法,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跳出课本,以课内促课外,使学生在阅读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和情感熏陶,感受语言的优美,体验阅读的乐趣,摘抄自己喜欢的语句,积累丰富的语言,学习作者表情达意的技巧。一旦学生具有丰富的知识积累,在面对一篇习作时就能知道这篇习作存在什么问题,该从什么地方下手,哪些句子不通顺,哪些句子描写不具体,习作结构是否完整,中心是否突出等,在习作修改时就会一目了然,得心应手。

三、让学生从生活中积累素材,为写作修改打开广阔的空间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流,源泉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这就说明了作文离不开生活。因此,作为老师必须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一些事情去进行观察,捕捉生活有趣的点滴。让学生的大脑有内容可写,而且写出的作文具有创意、有新意。在这样的基础上,学生在习作相互修改中,就能给其他同学提出别具一格的写作选题路径,就不会出现学生的习作是一个统一的模式,也不是全班千篇一律,而是百花齐放。这样的习作就能在创新的基础上去立意,加上同学之间的相互修改,教师的指导点评,学生的习作就会越改越美,读起来就能更吸引人。

四、引导修改方法,加强合作交流

正确引导学生掌握习作修改方法是关键所在,也是培养学生习作兴趣和爱好的法宝。在习作教学过程中,我们就应该有耐心地去给学生指导,让学生在老师的鼓励和帮助下燃起写作的欲望,激发起对写作修改的热情,增强写作的信心和勇气。在具体的习作修改过程中,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入手:一是教师要善于鼓励点评。鼓励就是给予学生信心,点评就是给予学生指引。不管学生习作写得怎么样,教师要给予点评,可以用具有代表性的习作来展示点评。二是学生要敢于朗读。一篇习作,就是要能读得通,读了让人还想读,那么这篇习作一定是写得很好;如果一篇习作读都读不通,读了几遍还是不知道写什么,那么这篇习作就会有很多的问题。要通过自己读和别人读来发现问题,找到问题,最后才能解决问题,以致提高修改质量。三是要互评互改。一篇好的习作是在不断修改的基础上得到完善的,我们可以通过教师点评修改、学生互相修改和学生自己修改这样的方式来对习作进行修改,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探究的能力,又可以提高学生习作修改的主动意识,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同时,学生在修改别人习作时,既能开动脑筋,积极思索,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增强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又培养了阅读和评价能力。这样,学生在批改和评议别人作文的过程,也就成了自己写作能力提高的过程,有效地提高了自己的评价和欣赏能力,提高了自己的写作能力。

--> 2022-03-24 1 1 黔东南日报 c183519.html 1 谈用创新理念培养小学生习作修改能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