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3月24日

打开森林“聚宝盆”

—— 三穗县台烈镇推动农林结合促进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

图为2021年5月1日,在三穗县台烈镇绞颇村拍摄的正在建设和已经建成的油茶基地。 (资料图)

○ 通讯员 潘宗旭

草长莺飞,春风十里迎花香。台烈镇魁计村鬼子沟的400个蜂箱“排兵布阵”在林间,成群结队的中华蜜蜂正在大山里采蜜。

冬种春收,林下菌菇采摘忙。在台烈镇寨头村金昌沟产业基地,林下猴头菇、林下赤松茸和冬闲稻田里的羊肚菌陆续出菇,采摘菌菇的村民正穿梭其间。

三穗县台烈镇抢抓新国发2号文件战略机遇,立足实际,积极探索“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建设,用活用足林业及林下经济,书写了一部农林结合促进林下经济与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篇章。

特色林业,解锁绿水青山致富密码

在台烈镇绞颇村龙岩坡油茶基地的产业路旁边,一簇簇的油茶嫩苗在春风里次第展开。远方,是层层叠叠黛色的山峦和勤奋劳动的人影,仿若世外桃源。

“我们这个油茶基地始建于2014年,是前任绞颇村党支部书记石洁流转村里闲置的120亩荒山创建的,是台烈镇较早的油茶产业基地之一。”台烈镇绞颇村党支部书记倪长寿告诉笔者,该基地通过向农民流转租赁土地,再“反租倒包”给农民管护,油茶籽成熟后又统一采收,这一模式使得绞颇村先行先试的120亩油茶如今已花满枝头、果实累累,到处呈现出一派丰收景象。

台烈镇绞颇村因地制宜,切实写好“山”文章,大力推广油茶种植,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

“村里一到晒油茶籽的时间,我就来帮忙剥油茶籽,在家门口赚钱,非常方便。”绞颇村六组村民龙永芝说道,她目前在绞颇村委食堂上班,每个月有1500元工资,业余时间充沛,在利用空闲时间为村里的产业发展提供帮助的同时,还实现了家庭增收。

近年来,台烈镇通过党建引领,全面实施退耕还林、植树造林等林业惠民利民政策,推荐村民种植优势经济油茶树,大力改造荒山,形成特色油茶产业,解锁绿水青山密码,拓宽绿色致富路,增加群众收入,共享林业产业发展红利。

油茶产业不仅改变了传统农业“小、弱、散”的发展模式,更带动了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引导群众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家庭收入。同时,台烈镇将油茶产业和生态环境治理有机结合,加强宣传引导,在荒山边坡和生态脆弱的土地上种植油茶,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

截至目前,台烈镇9个村发展油茶种植面积已达5000余亩,挂果面积120余亩,实现了村村有产业、人人有事干、户户有增收。

当前,台烈镇正向着“万亩油茶小镇”的目标迈进。下一步,台烈镇将制定农业扶持政策,加快培育农业特色品牌,从而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促进农民增收,助推乡村振兴。

长短结合,立体农业实现一林多收

如何因地制宜发展乡村产业,率先实现示范乡镇、示范村的建设目标?台烈镇通过积极发展林下经济,走长短结合的农林一体化发展路径,实现一林多种多收。

近日,天气乍暖还寒,果介村高楼山油茶基地里却热闹非凡,工人们正在油茶林下种植板蓝根。

“这个油茶基地是2021年建成的,有1000亩,是台烈镇面积最大的连片油茶基地,目前油茶树还未长成,也没有产出,我们就因地制宜地套种了短平快经济作物板蓝根。板蓝根是低灌中药材作物,耐阴,适合种植在油茶林里。”三穗县台烈镇林业站站长潘飞跃向笔者介绍道,台烈镇以林业油茶种植为发展远景,以农业短期作物种植为辅助,形成“以短养长”和“集约经营”的现代立体农业发展新模式。

无独有偶,在与果介村一山之隔的寨头村,一朵朵猴头菇从林下的菌袋冒出头来,被村民小心地摘下,放进集纳框里,运往山下的加工车间进行分拣、烘干、包装,发往全国各地。

冬种春收,山上种菇,山下加工,冷链储藏,寨头村的猴头菇产业实现了生产、加工、销售、运输不断档,林业产值不断提升,实现了立体种植多种多收的良好局面。

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支撑。近年来,台烈镇党委、政府立足当地资源,把林下经济作为促农增收的特色优势产业,紧紧围绕“打响生态牌、走宽绿色路、念好‘山’字经、写好林下文”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林菌、林药、林鸡、林蜂“四大重点产业”,拓宽群众增收渠道。截至目前,台烈镇已重点打造了寨头村林下猴头菇、稿雪村林下白及、颇洞村林下玉骨五黑鸡、寨头村和魁计村林下养蜂等“四大林下经济”示范建设,实现了林业综合开发利用同林下经济齐头并进的局势。

集约发展,释放林业生态长效红利

新国发2号文件提出,要更加注重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三大效益融合发展的机遇,提出分区分类探索国有林场经营性收入分配激励机制等具体涉林改革试点所带来的政策机遇。

一策兴林,一林富民。上世纪80年代,国家实施稳定山权林权、划定自留山、落实林业生产责任制等林业“三定政策”,集体林权确权到户。2007年,国家林业林权改革试点全面落实,集体林地承包经营细则更加完善。2021年,林业迎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国储林规划建设。

在三穗县国家储备林国有林场台烈分场稿雪村小寨工区,三穗县国营林场负责人阐述了该工区项目建设定位:即打造成三穗县国储林项目建设示范区、三穗县林下经济发展示范区、三穗县国储林项目建设务工集散地;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发展思想,推进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森林利用质效;以打造森林康养建设为目标,紧紧围绕“为国储材、生态增绿、农民增收”发展思路,加快台烈镇国储林项目建设见实见效,推动台烈镇林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台烈镇稿雪村国储林建设面积为1501.6亩,其中有林改培1123.7亩、中幼林抚育377.9亩、林下白及种植585.9亩,林木蓄积总量为24483.2立方米。每亩林木产值从伐前的7800元到项目建成后的15000余元,生态效益得到明显提高。林下种植的白及4年后采收,每亩可实现产值9000元,可提供就业人次共5800人次,实现就业收入50万元。

截至目前,台烈镇已实施国储林建设面积12844.1亩,其中林改培11744.5亩、中幼林抚育1099.6亩、林下经济作物种植2942.5亩,“百千万示范基地建设”已达10个,森林“聚宝盆”效应逐渐凸显。

--> 2022-03-24 —— 三穗县台烈镇推动农林结合促进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 1 1 黔东南日报 c183522.html 1 打开森林“聚宝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