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 黄平县重安镇皎沙小学 吴仙花
在我国教育教学体系中,数学学科属于重点性的教育教学科目。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进行过程中,数学家庭作业布置的有效性会影响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与有效性。因此,我们广大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基于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在不断改进数学教育教学方法的同时还要合理、优化农村小学数学家庭作业的布置。因为数学家庭作业是对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拓展和延伸,借助数学家庭作业,学生能够对所学数学知识进行巩固、提升;教师则借助数学家庭作业能够对学生数学学习状况进行了解,及时了解存在的不足,落实针对性的指导措施。所以,数学家庭作业布置的有效性是非常有必要的。更何况新课改工作正不断深入, 教育教学形式也不断丰富,小学数学家庭作业的形式也该跟紧时代步伐不断多样化和丰富化。与此同时,“减负万里行”是现阶段教育的一个焦点、热点。小学数学家庭作业形式的多样化和丰富化,要与时代教育相结合,归还教育本质。让学生学有所成、快乐成长,是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不断探求的目标。
要落实“农村小学数学家庭作业有效性布置”,关键是要求数学教师们精心设计作业,用减少数量,提高质量的途径,为孩子们提供优质的教育教学。既要减少作业量,又要增加教学效益。在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教育教学经验和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实际,对现阶段农村小学数学家庭作业有效性布置进行如下初探。
一、合理控制数学家庭作业布置量
我们的农村小学一线数学教师和教育行政部门往往更重视课堂上的教学效果,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作业的布置,因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数学就要多做多练,进行题海战术才能学好。例如,有部分教师或家长在布置作业时特别是即将期末考试时,通常一晚要布置两到三张试卷,还美其名曰:熟悉题型。其实他们没看到学生做到精疲力竭,手写变形。这样的作业不仅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扭曲了学习的本质,丢掉了快乐的童年,这是很不可取的。其实只要教师联系教学基础知识,适当选择题型,让学生有选择的练习才能让作业真正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和有效延伸,做到精挑细选、针对性强。把学生的作业量合理进行控制,更能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而且还能减轻课业的负担。以每次用时25分钟的作业量为宜,把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结束学生“望作业而兴叹”的旧常态,开启学生“见作业而喜”的新模式。
二、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分层次布置数学家庭作业
作为教育者,我们都知道每一个班级中学生的认知水平是有差异的。正因为这些差异成就了教育的多样和精彩,同时也为教育者提出了挑战——教师必须“因材施教”。“因材施教”不仅适用于课堂教学,也适用与数学家庭作业的布置。特别是农村小学,由于地区、家庭、文化、意识等原因,学生的个性差异就更大。所以数学家庭作业自然也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接受能力分层布置。例如,后进学生的作业可以布置较为简单基础的,而优等学生可以布置稍有挑战性的,中等学生可以布置基础和有挑战相结合的。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会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
三、创新数学家庭作业的形式
在多媒体教学大步推广的今天,数学作业也应该走进集声、色、文字为一体的时代,这样也符合不同孩子的认知需要,如游戏形式的作业、口头作业、实践活动作业等。这些作业会更富有感召力,贴近生活,让作业围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进行。如口头作业:在学习了“利息”后,笔者布置了一道口头作业,回家后与家长或同学算一算自己一年压岁钱的利息和本金共是多少,并在班级上和同学交流计算方法。这样学生不仅知道了利息的计算方法,还知道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再如在学习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的体积后,让学生回家测出土豆、杯子等一些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并说明方法。这些情境化的数学作业,不仅巩固了学生所学的知识,提高了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开发了学生的智力,促进学生积极学习的情感与态度,还增加了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意识。
四、分时间段完成数学家庭作业
我们很多教师单一地认为数学家庭作业就是课后巩固数学知识的作业,笔者认为数学家庭作业还可以包括课前预习作业、课中巩固作业、课后拓展延伸等。如课前可以让学生试当老师试讲课以达到预习效果等。
此外,教师还可在充分考虑课堂教学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征求学生对作业的意见或建议,帮助教师完善作业形式,提高作业的典型性。
数学家庭作业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重要途径,需要教师运用教育智慧精心设计题型,用质量替代数量,用多样的作业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通过对数学作业的改革,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是自己时时刻刻都要用到的。所以在新课程指引下,小学数学教师在作业设计上应采取多种教学手段,从教学需要和学生实际出发,创设多元化的作业形式,使学生在作业完成的过程中,大力开发思维创新能力,努力提升自主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