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3月26日

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思考

○ 从江县贯洞中学 王 杨

物理知识的产生涉及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而物理是从生活中产生的,因此,它必须与生活相结合,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掌握学生的需要,加强他们的动手能力,使他们改变对物理的认识,从而达到教学效果。特别是在新课改环境下,初中物理教学必须回归生活,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物理学作为一门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学科,二者的结合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生活中的知识融入到物理教学中,使学生能够体验到不同的课堂氛围,既能消除生疏感,又能改善学生的学习状况。

一、渗透生活化元素,提高课堂有效性

在初中物理课上,教师在教学计划上的变化会给学生带来不同的学习经验。生物化学的渗透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使学生对物理知识进行积极思考,这正是新课标下的原创性教学目的。通过教学内容的指导,使学生克服对新知识的抵触、新旧知识的融合,改变恐惧的心态,使其认识到生活元素的重要性。

例如教师给学生讲解《汽化和液化》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观察液化和气化的生活现象,然后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其分组讨论。还可以给学生留下一些小的作业,让他们用小组的方式去探索。在学生讨论完毕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水在煮沸的时候会冒出蒸汽,特别是在冬季,如果学生仔细看的话会发现窗户上的冰花纹,而这些图案又是怎么回事?”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所得到的结果均与蒸发的改变相关。同时,教师也要认识到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也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改进自己的不足。因为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会找到自己的缺点,并做出相应的改进。

二、借助生活器具,提升教学有效性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让学生从生活的角度去理解物理,把那些简单问题变成了容易理解的知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和生活的关系,感受物理学科的魅力。例如讲到“毛细现象”时,为了让学生对其中的意义有更多的了解,教师会用工具来辅助他们。在课堂上,首先要准备一瓶红色的墨汁,然后是一块餐巾纸,这时教师可以做示范,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没有餐巾纸,可以使用普通的纸巾。将纸张用清水浸透时,要注意加入红色油墨时要在一个角落里,不要把整个瓶子都灌满红色的墨汁,很快学生就会注意到整张餐巾都变成了红色,这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经典“毛细现象”;上课的时候,可以准备一个盆,里面装满了水,之后把毛巾的一端放进水里,然后学生就会发现毛巾的湿面越来越大,最后变成了一条湿毛巾。

这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我们做了两个简单的实验,为何透过浴缸的浴巾浸湿面积会逐渐扩大,直至将整条浴巾都淹没?”学生在观察、思考、教师的正确指导下,会使他们意识到这是一种“毛细管”。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再加上实际的例子,这样可以让学生对物理现象有更多的了解。如果教师在课堂里没有合适的仪器,可以给学生一面简单的镜子,让他们对着太阳,然后把它放在阳光下,然后把它反射到黑板上,清晰地认识到生活中所出现的物理问题。学生在物理器具的影响下,能力会逐渐提升。

要使初中物理真正回到生活中来,就必须把生活元素融入课堂中,并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进行多种指导,有助于带动初中生物理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孩子们爱上物理学习。

--> 2022-03-26 1 1 黔东南日报 c183726.html 1 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思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