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3月27日

农村小学英语“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

○ 天柱县蓝田镇小学 欧阳冬菊

众所周知,小学是学生英语学习的基础阶段,只有打下坚实的学习基础,才能为下一阶段学习英语创造条件。然而,就笔者任教的乡镇小学而言,每个班都因为一些“学困生”而困惑,严重影响英语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转化“学困生”,提高小学英语教学效率,是每一位农村小学英语教师长期面临的难题。

一、农村小学英语“学困生”的表现及成因

(一)小学英语“学困生”的表现

1.听说读写能力普遍较差。具体表现在:听不懂、说不出、读不准、写不了。做听力题目经常把发音相似的词搞混;部分“学困生”只会说新学的几个词、几个常用的短句, 对于一些稍难的单词张不了口或者发音不正确;阅读英语时,没法完整地理解句子的意思;单词、短语经常默不全、写不出,句子翻译时经常忘记语法规则,导致句子写错,写作文更是漏洞百出。

2.课堂不积极,听课效果差。上课的时候思想经常开小差,课堂集体朗读时是有口无心,跟着同学一起喊,观察他(她)的嘴型时,完全不对应,消极应对老师的提问,闭口不答。

3.学习兴趣低。上课时无精打采,下课时精神抖擞;不能按时、按量地完成英语作业;家庭作业总是不写、漏写,要么乱做,不管正确率,教师布置的预习作业和复习任务没有。

(二)小学英语“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1.缺乏学习英语的兴趣。在三年级刚开设英语课程时,小学生对英语充满了好奇,学习兴趣也很高。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英语学习后,由于学习难度加大、单词数量增多,部分小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了畏难情绪,学习兴趣不断降低,导致其课堂学习效率和质量日益下滑。

2.不良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学困生”学英语不讲究方法,学习效率低,靠死记硬背记忆单词,很多学生根据发音写出相似的中文词语来帮助记忆单词,不仅导致了严重的英语发音问题,还学得累、学得差。

3.学生的学习能力存在差异。部分“学困生”由于语言接受能力、新知识学习能力较差,导致其在课堂上听不懂;又由于其自主学习意识较弱而导致未学会知识点的积累。

二、小学英语“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一)组织趣味游戏,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在英语学习中,单词的背诵较为枯燥,“学困生”更是积极性不高。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以“趣味单词背诵”游戏来调动学生单词背诵积极性。如背“水果”单词游戏,教师给出“水果”主题,然后让小组学生依次写出符合“水果”主题的单词,写出单词最多的小组为优胜小组。游戏结束,教师对优胜小组给予奖励。以游戏的方式组织英语单词背诵,能够调动“学困生”积极参与,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精心设计“学困生”喜欢的学习活动

在英语词汇学习过程中,通过情境和情感结合的方式进行记忆词汇,将具体的方法传授给学困生,帮助“学困生”学习突破记忆单词的难点,这对提升“学困生”学习能力能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例如,英语课程教学中学习到名词变复数+es 形式的词汇内容中,教师可为学生采用趣味性的词汇记忆的方式,为学生创编趣味性的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对词汇记忆的兴趣和动力。

(三)学校和家庭的密切配合

“学困生”的形成与家庭教育有着很大的关系。他们中的留守未成年人比例较大,隔代教育现象突出,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在学习上缺少管理和辅导,在心理上孤独寂寞并缺少必要的疏导。因此,实行家校结合的教育模式,教师可以利用电话、微信、QQ等手段,加强和“学困生”家长的沟通,可以有效地帮助英语“学困生”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效率。

(四)加强英语“学困生”的教学辅导

教师一方面要在教学过程中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消除英语学习中的障碍;另一方面要对他们进行课后学习辅导,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帮助他们赶上教学进度。

在对“学困生”的转化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英语知识学习的兴趣,从而才能有助于“学困生”学习质量的提升。

--> 2022-03-27 1 1 黔东南日报 c183773.html 1 农村小学英语“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