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赵颖轩 李彦瑶
河湖清澈灵动,村居整洁美丽,庭院错落有致,休闲广场三五成群的老人在健身器材上“施展拳脚”,不时传来阵阵欢笑声……一幅“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宜居、宜业、宜游乡村画卷正在三穗县桐林镇木良村徐徐展开。
过去的木良村村民和其他村村民一样,主要靠传统耕作维持生计。走村串寨泥巴裹满裤脚、夜路还需电筒照明,村民房前屋后堆满柴,垃圾堆积、异味扑鼻,严重影响了村容村貌。
近年来,木良村以“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以“农耕、生态、乡愁”为主题,充分利用自然山水、田园风光、民族风情、千年银杏、原始森林、地方特产为一体的文化积淀与厚重的传统村落资源禀赋,积极打造生态休闲精品乡村旅游。2021年,村集体收入106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1.2万元。
产业发展支撑“造血式”增收。木良村利用村级集体试点经济35万元扶贫资金项目,试点推动实施光伏扶贫工程,在村委会楼顶建设340平方米太阳能发电板,以0.35元/度的价格卖给南方电网,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2万元/年。同时,对照产业革命“八要素”,投入扶贫资金70万元,发展种植茭白120亩;投入扶贫资金145万元实施三穗鸭养殖项目,建设鸭场20余亩;投入扶贫资金267万元,成立协盈生态养殖公司,饲养生猪1200头。投入资金50万元,建设蔬菜大棚20个。所有产业均利益联结85户脱贫户。
发展乡村旅游“创品牌”增收。木良村以建设生态休闲旅游美丽乡村为目标,发挥优势资源精心打造旅游产业。2014年,由村“两委”牵头,采取“村‘两委’+公司+群众+脱贫户”的方式,投入试点资金35万元,第一家股份制乡村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三穗县木良乡村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挂牌营业。按照每户入股3000元,吸纳入股会员210户,筹集发展资金98万元,购买游船3艘、画舫1艘、快艇1艘。利用优越的区位条件、宜人的田园风光、独特的天然地貌景观、浓郁的民族风情,打造千年银杏古树、平阳峡山水游、福字古垣等观光景点,开展游船、农家乐、水果采摘等项目,2018年成功申创国家AAA景区,而今慕名前来乘船观光、垂钓者络绎不绝。2016年以来,木良村接待游客约26万人次,单旅游收入达42万元,实现入股会员分红5万元,脱贫群众户均分红345元。旅游产业得到“井喷式”增长。
近年来,木良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公共广场5个、桃场村便桥建设项目1座,修建桥梁1座、拦河坝1座,2021年完成木良村120万元建设人居环境整治和小型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按照省级规范化标准,对现有卫生室进行改造提升,户厕改建231户,新建公厕4座;修建硬化通组道路3条12.7公里,硬化联户路2310米;建垃圾收集点11个,配备村级保洁员23人,村居面貌焕然一新。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木良村利用“三月三”祈福节、“五月五”赛龙舟等传统民间民俗文化活动以及“村村响”、文化墙、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道德讲堂等载体,大力宣传和挖掘身边移风易俗的先进典型,充分发挥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最美家庭等群众身边的榜样力量,用身边人讲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孝敬、节俭成为群众的自觉追求。
木良之美,美在任何一个镜头,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是一幅活生生的、灵动的画卷。2021年,木良村被列入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现今,在当地政府的主导下,沐浴改革春风,木良村借势而上蝶变焕新,在田园山水画中不断描绘出乡村发展的美丽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