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凯里市第一中学 陈虹丽
AIDA教学法,来源于欧洲推销专家海英兹·姆·戈得曼于1958年首次在《How to Win Customers》一书。AIDA,由四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组成:A——Attention,引起注意;I——Interest,唤起兴趣;D——Dsire,激发欲望;A——Action,付诸行动。在此选取人教社九年级日语教材中「海を渡ったお茶」一文,结合AIDA教学法来进行阅读教学设计分析。
(一)Attention——吸引学生注意
通过多媒体手段抓住学生眼球。导入阶段先给同学们观看三幅图片:日式、中式、英式的茶具,引出多样化的茶文化,引导学生讨论,展示茶具有何不同,谈谈自己对中日英三国饮茶习惯的了解。另外,教师可亲自演示茶道环节中抹茶制作或中式泡茶过程,以此使学生初步感知中日两国茶文化异同,激发学生的背景知识,明确本课学习任务。
(二)Interest——唤起学生兴趣
1.播放课文听力音频1并展示对应图片。让学生边听录音,边看图片来了解日本茶室特点,感受茶室氛围。
2.播放课文配套视频。首先,观看主人公小陈参观日本茶道的过程。教师提前设计一些小问题,如茶道的基本流程是怎样的?茶道过程中有哪些礼仪等。通过这些激起学生更浓厚的兴趣。其次,教师可准备茶道基本制作工具(茶碗、茶筅、茶巾、茶杓、抹茶),亲自演示抹茶制作过程,指导同学体验。抹茶制作完毕,请两位同学模拟茶道敬茶、接茶环节。最后,让体验的同学发表感想,让观看的同学交流观后感。
3.角色扮演。让同学扮演文中两位主人公对话。对话范文已给出,对话是两位主人公茶道体验的感想。通过该过程,学生能参照一个语言示范总结自己的所观所感,对日本茶道特点进行概括。
(三)Desire——激发学生的欲望
通过AI步骤,学生对日本茶道文化有了一定了解后进入本课说明文部分的学习,详细了解日本茶道由来及茶道精神。
固定的教学模式无法让学生长时间保持注意力,因此文本处理阶段教师需改变教学策略,采取多样教学措施。阅读文章有“自上而下”“自下而上” 及两者结合的“相互作用”三种模式。在此以“相互作用”模式进行教学。
首先,重点单词重点语法的学习。学习过程中可设置小游戏。例如,“比比谁快”,让学生快速在文章中找出重点单词或语法并做上标记。“记忆小行家”,在老师讲解单词或语法后,让学生关上书本回忆讲解内容,观看PPT上相关选择题,看谁能快速选出正确含义。“我是小帮手”,小组合作分析单词或语法,小组代表上台讲解。该过程中教师要有适当的奖励措施。
接着是文本阅读。该部分着重培养学生有效获取信息及理解信息的能力,教师需提供给学生可行有效的阅读方法。第一,略读。学生快速过一遍文章,不必纠结句子的细枝末节,注意文中关键词及作者基本观点,留意文中的5W1H「誰か、いつ、どこ、何、なぜ、どのように」。然后,教师提问学生了解阅读情况。第二,精读。教师给学生分析长难句句子结构,解析语法,给出译文。之后给出关键词和语法,让学生仿写造句,以此加深学生对日语句式结构的理解。第三,总结。通过小组合作发表,让学生分组总结汇报本课所学重点难点。
(四)Action——促进行动解决问题
AIDA最后阶段,学生已形成了付出行动解决问题的动机。教师可在学生原有知识和经验基础上给出新任务,让学生完成本课知识框架的建构实现知识能力与思维品质双提升。形式新颖内容合理的课后练习是Action阶段的有效呈现。例如,为本课画思维导图;用自己的语言总结日本茶道精神;制作学习效果评价表并自我评价……这些课后练习能促进学生语言能力和文化意识的培养与发展,同时也是学习策略及思维品质提升的训练与体现。
AIDA教学法对高中日语阅读教学具有指导意义。如何持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学习效果,还需进一步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