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平县新州镇第三小学 邹叶莉
“1+X”阅读教学是将“例子”和“练习”充分结合起来的教学方法,“1”即是例子,而“X”即是练习,利用“X”的多种可能性达到对“1”的巩固。在小学高年级的教学中引入“1+X”读写联动的教学方法,需要教师将学生阅读内容中的写作方法提炼出来,学生加以学习和实践,达到将阅读与写作二者相结合的学习目标。在摸索中构建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可以使小学生能够学习阅读策略、提高写作素养。
构建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阅读水平,还能巩固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的一大高效的教学方式。有效的阅读教学,能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能对其他学科的学习起到协助、促进作用。读和写是彼此相关又独立的一种语文实践性活动。阅读之后进行相关写作,学生不仅会对阅读内容有着更为深刻的认识,而且还会融贯课文语言,进行高质量的运用。
一、立足教材阅读,学习写作技巧
在小学高年级教学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简单的独立阅读能力,但是在教材的教学训练之下,教师不仅仅是使学生能够阅读教材内容,还要借用语文教材的教育功能使学生明理,使学生增强语文学科素养。而写作技巧常常被视为语文学科素养的最重要能力之一。
教材是学生最容易接触和最常阅读的材料,并且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会对教材中的知识有快速的领会和掌握。所以,立足于教材是既便捷也快速的教学方式。教师在学生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对教材中的写作技巧进行提炼归纳,有助于学生快速地理解和掌握简单的写作技巧。
例如,在小学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一文的教学中便可以穿插排比句的写作技巧训练,文中有多处对桂林山水的描写运用到了排比句,对水的描写:“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离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再有对山的描写:“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到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在对文本的理解上,可以插入对学生掌握排比句的学习和训练进行教学。在教材的学习中穿插排比句的专题训练,使学生认识排比句,理解排比句,会写排比句,并且可以在写作中合理运用排比句,立足于教材之上,达到对基础写作技巧的合理、灵活运用。
二、提倡课外阅读,积累写作素材
对于小学生而言,课外阅读是促进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可以促进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还可以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素材。事实证明,课外阅读的益处不仅仅体现在语文教学方面,课外阅读还可以丰富学生生活,开阔学生视野,陶冶学生情操,培养阅读习惯等等,益处无穷。小学高年级学生在写作中不仅需要对写作技巧有熟练地掌握,如对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的运用,还需要锤炼句子,学习如何真挚地叙事,如何细致地描写。就针对写作而言,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为写作提供了诸多素材,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课外阅读有助于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阅读是学生获取课外知识的主要方法,有助于获得课本以外的知识,形成知识的积累,然后方便在日后的写作过程中能够将积累的知识运用于写作当中,以追求更准确和细致的表达,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课外阅读还有利于学生写作思路的拓展,学生会在课外阅读中积累到大量的写作素材,会从别人的表达中参悟出属于自己的写作风格,从而会在感情描写、细节描写等细微之处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使得作文显得生动有情。除此之外,在课外阅读中还会积累到一些优美的句子,在小学生阶段,借用别人写的好词好句也不失为增长作文水平的一大方法。到了小学高年级阶段,便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对摘抄或者喜爱的好句进行仿写,以此来学习其他作者的写作思路,从而使学生在写作中思路拓宽,能够达到灵活变通。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教师都是以写作知识讲解为主,然后让学生进行练习,学生在其中对写作知识的接受性不强,所以需要积累课外知识,提升阅读能力,进而提升小学生的创作能力。
三、加强读写训练,鼓励学生写作实践
叶圣陶先生说:“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基本知识和基本训练都很重要,我们更要重训练……”“多年来我一直认为,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训练思维,训练语言,而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儿童时期打下的基础极其重要。”读和写的有效联动,能够让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共同提升。读练结合,切实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对高段教学而言,练笔的方式多种多样,如仿写、扩写、续写、改写等。
写作应当以实践为主,前面所提到的课堂教学中写作技巧的学习,课外阅读中好词好句的积累,都是作为准备阶段在实现一个量变,当所积累的技巧和素材形成质变后,会对学生的写作有一个新的启发,而这些最终还是要在写作本身得到体现。
对于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生,已经拥有了一定的故事积累和写作思维,对于低阶段的故事续写或者好句仿写都是轻而易举之事。在课堂教学中,无论是以教材还是以课外阅读内容作为故事续写的材料,都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例如在《小木偶的故事》这一课文的讲解中,就可以穿插对于学生续写能力的训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接下来小木偶所要发生的事展开想象,或者教师可以给出引子,“小木偶对自己说:‘我拥有了所有的表情,那么我可以……’”请同学们说一说故事,赋予小木偶新的生活,并将小故事记下来。故事续写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能让学生的故事写作能力得到提高。
无论是续写还是仿写,或者是扩写,最终的目的还是要让学生去实践,去下笔写,在这一方面老师应该给予学生较多的指导和鼓励,使学生能够将阅读中的积累和写作结合起来,达到读和写的结合。
读写有效联动不仅能使学生对文章的写法有深入的了解,还能为教师的习作教学起到辅助作用,使得语言积累和运用真正落在实处。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一重要教学部分。阅读教学的效果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未来语文学习的成果有着很大的影响。阅读教学对小学生能力的发展和语文素养的提升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语文教师应遵循新课标要求,引导学生大胆实践,勇于探索,同时也要提升自我文化素养,探索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实现课堂的有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