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张燕) 今年以来,丹寨县深入开展“三个提升年”专项行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转变工作作风,切实为基层减负,助推全县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
贵州锦邦建筑科技有限公司从落户到正式投产用时不到4个月;贵州美森克医药科技有限公司3天全面完成发电机移装和用电增容事宜……项目建设和服务创造“丹寨速度”的背后,是丹寨县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缩影。
走进贵州碘雅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在如火如荼生产,车间上下一派生机。该公司是一家生物医药企业,以生产消毒液为主,每年带动当地50余名群众就业。就在前两个月,由于运营资金短缺,公司刚刚经历了一场危机。
“如果没有县委、县政府帮我们协调解决贷款问题,我们的产品升级不可能发展得那么顺利。”企业负责人樊建胜真情流露。在金钟经济开发区的协调下,该企业顺利从银行拿到了一笔贷款,目前,企业完成了技术和产品的改造升级,产品实现批量生产。
丹寨县将“实现营商环境大提升”摆在“三个提升年”之首,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制定企业全程代办员和部门首席领办员“两员”工作制度等举措,全力打造“贵人服务·满意丹寨”营商品牌,用真情“软实力”,服务“硬举措”吸引和留住了一批又一批优强企业。
“我们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学习并牢记‘九要九不要’内容,并融入为企业服务当中去,时刻对标对表,时刻自我提醒,时刻为企业服务。”金钟经济开发区企业服务中心主任凯尚宇说。
2021年以来,丹寨县各级干部共深入重点企业开展走访服务300余人次,走访企业80余家,收集企业重点问题困难事项25件,协调解决25件。今年,丹寨县进一步持续实施“两员”工作制度,明确全县36名实职副县级以上干部和78名职工,对全县78家重点企业继续进行挂帮。
优化营商环境“一竿子插到底”。围绕打造“审批最少、流程最优、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一流营商环境目标,丹寨县直击企业关切的“堵点”“痛点”“难点”,精准施策,精准发力,打出优化营商建设的“组合拳”,聚焦企业开办、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获得电力、不动产登记、纳税服务、执行合同、办理破产、获得用水用气、市场监管、政务服务等重点领域,逐一制订具体方案,每个项目排出时间表、任务书、路线图,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强势推进,精准提升。
近日,丹寨县委书记龙滨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到部分单位暗查暗访8小时内工作作风、常态化疫情防控、安全生产、“三个提升年”专项行动等执行情况,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向全县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发出强烈信号:要转变作风、亲力亲为抓改革、促落实,力避作风浮漂、华而不实。
“上门服务太周到了,为我解决了出行不便的困难,心头悬着的石头终于落地了!”近日,家住扬武镇羊望村的杨阿拿领到了期盼已久的不动产权证书,紧紧握住工作人员的手激动地说。
杨阿拿因为腿脚不便,不能及时到县政务服务中心不动产登记窗口签字、拍照现场办理不动产登记。在了解到她一家的实际困难后,丹寨县不动产登记中心安排2名工作人员主动联系她,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在工作人员悉心指导下,杨阿拿逐项填写了申请书相关内容,很快填写完成了不动产登记相关申请资料,圆满解决了办证难题。
群众动嘴,干部“跑腿”。据了解,自开展干部作风转变大提升和营商环境大提升以来,丹寨县不动产登记中心已主动上门服务14轮,办理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发证200余本,切实解决了群众的实际困难。
“现在开会次数少了,收到的文件也少了,干部到一线解决问题的次数多了……”日前,谈及基层党员干部减负工作,丹寨县一名乡镇干部由衷地说道。
丹寨县通过深查细找问题、力抓基层减负、优化营商环境、狠抓整改落实等多项举措,推动“三个提升年”专项行动深入开展,侧重于从减少会议议程、控制会议时间、严格会议审核程序各个环节精简会议,采取合并开会、套开会议,召开电视电话会议等方式提升会议效率和质量,让基层干部将更多精力放在工作落实上来。今年以来,全县发文同比下降16.87%,会议同比下降16.67%。
与此同时,县纪委监委认真贯彻落实“基层减负年”重大决策部署,制定了《加强对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监督检查工作方案》,着力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下决心、动真格、出实招,让基层党员干部的“减负”能看得见感受得到。县纪委监委成立3个监督检查组,深入7个乡镇和23个单位开展集中专项监督检查,梳理归纳出8条党员干部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为监督执纪明确工作方向。
另一方面,县纪委监委还督促各级各部门集中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清理规范公务类APP、网络工作群等,为干部“解套松绑”。截至目前,累计清理合并撤销微信、QQ、钉钉等网络工作群28个,清理微信公众号等公务类互联网应用程序8个。
“为基层减负松绑,减的是量,求的是质,必须拿出实招、用出真劲,将量化减负要求转化为实际行动,确保基层减负真减实降。”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立足监督执纪职责,按照“标准不降、力度不减”的要求,抓实抓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整治,努力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营商环境和为民办实事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