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王绍婷) 近年来,凯里市关工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党建带关建,充分发挥“五老”优势作用,聚焦领导班子建设好、五老作用发挥好、活动经常效果好、制度健全执行好、积极探索创新好,深入开展“五好”基层关工委创建工作。
抓班子队伍,促组织健全。年初制定关工委工作要点,明确年度目标任务,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层层压实关工委责任。各级党委政府把此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并纳入党建目标考核。目前,实现了市、镇(街道)、村(社区)及学校(幼儿园)三级关工委组织全覆盖。
抓主动作为,促作用发挥。选优配强市关工委班子队伍,深入挖掘不同领域“年轻五老”充实到关工委队伍中来,积极动员老村干、老军人等乡土人才加入基层关工委,组建有领导层、骨干层、志愿者组成的“五老”工作队伍,充分发挥“五老”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及威望优势,参与校园周边及公共场所安全监督、环境整治和化矛盾促和谐等相关工作。
抓主题活动,促全面推进。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组织青少年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活动。结合重大节日节点,大力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文化教育。成立市关工委法制宣讲团,积极联合公、检、法、司等部门到全市各中小学、社区开展法制“进校园”“进社区”活动,不断增强青少年法律意识。广泛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
抓制度建设,促氛围营造。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成立督查考评小组,对各级关工委日常工作实行常态化监督、巡查、考评,全面建立“一年一规划、一月一安排、一季一督促”的工作机制,确保创建工作落到实处。同时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支持保障,落实各级关工委办公场地和设备,配备1-2名专职工作人员,由市财政每年度划拨关工委工作经费,健全建成基层关工委有牌子、有班子、有队伍、有阵地、有活动“五有”标准,稳步推进基层关工委组织建设。
抓载体创新,促工作深化。广泛凝聚社会各方力量,实现关工委工作成效最大化。积极争取国家、省、州关工委和市委市政府支持,有序推进“少年硅谷”创客教室项目申报,目前已有31所学校申报该项目。积极发挥镇村校关工委三级联动作用,依托“五老”力量,积极开展金秋助学活动30余次,在全市营造了“扶贫济困、助人为乐、奉献爱心、关注未来”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