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3月31日

黄平县大寨村:

发展黑木耳产业助农增收

本报讯 (通讯员 吴小情) 近日,走进位于黄平县平溪镇大寨村的食用菌基地,一排排整齐划一的黑木耳菌棒特别显眼,村民们忙着将菌棒上成熟的黑木耳摘入筐内,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目前正值黑木耳采摘期,每天都有几十人在基地务工,工资每人每天80元。”一位正在采摘黑木耳的村民说,在家门口干活,既能照顾家庭,一个月还能挣2000多元。

“产业有特色,群众增收入,村集体经济有活力。”大寨村党支部书记陈杰介绍说,2021年,该基地采取“支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订单”运营模式,由贵州远鸿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整体投资建设、运营和技术指导,村党支部负责把农民分散的土地以每亩900元的租金集中流转给公司,公司委托村合作社负责菌棒管理和采收,农户参与生产和在基地务工,既带动了村民就业,又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真正实现了“一个项目、多方收益”的目标。

近年来,大寨村坚持党建引领,不断优化产业布局,依托资源优势,将黑木耳种植作为老百姓增收致富的“短平快”主导产业来抓,有效实现了群众家门口就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为持续发展特色产业,2022年,平溪镇申报了2个项目,分别为平溪镇吊耳大棚项目、黑木耳种植项目,项目资金共241万元,目前正在实施中,预计可带动122户群众增收致富。

--> 2022-03-31 黄平县大寨村: 1 1 黔东南日报 c184095.html 1 发展黑木耳产业助农增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