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梅家斌 申黎 王军) 近年来,黎平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油茶产业,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油茶企业强强联合抱团谋发展,从产业链源头做起,做实做优油茶种植、基地管护、茶油加工、品牌推广、产品营销等每一个环节,做大做强油茶这一绿色富民产业。
三月,春和景明,万物生辉。走进贵州省多野农林科技有限公司二望坡油茶种植基地,农户三五成群忙着给油茶树耙沟、施肥。管护工人蔡启熊说,这片1200余亩的油茶林预计月底能完成施肥。
67岁的蒋再华与老伴常年在油茶基地上班,看着收入一年比一年高,她高兴地说:“在这里务工有9年了,去年我们两个的工资是每人每天90元,一人就得了2万多元。”
黎平县油茶产业的发展,让像蒋再华一样数以万计的农户持续获益增收。但是,油茶企业在发展中普遍存在的缺乏统一管理、综合利用率低等问题制约着油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实现油茶产业品牌化、产业化,德蒿生态农场、侗乡古韵、八百里花果山、博奇四家公司合力组建了贵州省多野农林科技有限公司,形成集油茶种植、加工、销售及文化传媒于一体的综合型企业。
“现在4家公司融合后,公司拥有1万多亩的油茶种植基地,以及精细化的加工厂、特色山茶油品牌、成熟的销售团队。下一步,我们将利用好绿有购电商平台,优化营销模式、扩大宣传、统一品牌,做实做强油茶产业。”公司总经理廖育斌介绍说。
此外,为打通油茶销售“最后一公里”,公司采取线上引进电商平台、线下在全国各地开设实体店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产品销售。目前,虽然受疫情影响,但县内实体店月均营业额仍在20万余元左右,销售前景可观。
据悉,2021年黎平县油茶种植面积达35万亩,投产面积27万亩,油茶产值6.5亿元,受益农户4.85万户16.28万人,实现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2022年底,全县油茶基地总面积力争达到40万亩。
“黎平油茶产业除了要提高品质,最重要就是要抱团发展实现产业化、高端化、科技化,不断完善油茶产业链,才能更好地做大做强。”黎平县油茶产业协会会长徐绍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