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3月31日

小学语文教学提升阅读质量的方法探析

○ 黎平县洪州镇中心小学 吴昌萍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主要开展形式之一,通过学生的课内阅读及课外阅读,在帮助学生完善自身词汇语言体系的同时,促进自身文学素养的培养,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奠定了基础。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结合班级内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教学需要,从提升学生阅读兴趣、改善当前教学方式等层面做起,帮助学生学好语文、学精语文,逐步提升学生的阅读质量及阅读数量。

一、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为促进学生阅读学习兴趣的提升,构建趣味化、多样化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为阅读教学的良好开展奠定基础。例如,教师在教学方案设计中应结合当节课的教学内容、班级学生年龄特点或兴趣爱好等元素,参考互联网资源中的优质教学方案,制定适应于自身阅读教学的具体方案。教师可利用时事热点、动画图片等,为学生设计趣味性较强又与课堂教学内容相结合的课堂导入环节,在实际教学中借助情境创设、游戏教学、多媒体教学或小组学习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课堂参与感,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阅读教学中,为整体的教学实效性提升打好基础。例如,在“汉语拼音”的阅读教学课堂中,笔者在教学开始前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向学生播放了动画版的拼音歌,通过小动物形象、多彩多样的拼音形象吸引学生注意力,并鼓励学生跟着视频内容一起唱歌。在歌曲播放完之后,笔者利用PPT向学生展示了如a、o、e等拼音字母的动画形象,并让学生跟着笔者的发音来大声朗读,最后笔者随机在黑板上写下拼音字母,鼓励学生抢答演示字母的发音并发挥想象力,用生活中的物品比喻该字母。

二、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基础词汇量的提升、阅读兴趣的引导及阅读习惯的培养,而班级内学生个体在阅读能力、阅读范围及阅读兴趣等方面又有较大差异。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活动开展时,可增进对班级学生的学习状态了解,将班级学生分为如阅读能力较强、基础词汇量较弱或阅读兴趣较高等几类,在实际教学中针对各类学生的学习需求来进行教学方案设计。例如,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可结合班级学生力量展开难词生词教学,为词汇量较弱的学生扫清学习障碍,注重对阅读能力较强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培养,让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课上小组讨论等形式明确自身阅读问题,通过教师对阅读问题的讲解帮助该类学生巩固阅读效果,提升阅读教学有效性。例如,在课堂教学中笔者首先会留给学生5分钟时间进行课文阅读,并要求学生挑选出来不会发音或不会理解的陌生词汇,通过与同桌或前后桌的互相交流来明确生词发音,在学生阅读完成后,笔者会通过提问形式为学生讲解陌生词汇;在对文章中作者感情的教学中,笔者会鼓励学生通过文章阅读,找出描写文章主人公的语言、行为或心理描写等段落,让学生间进行小组讨论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以互学互助形式,提升理解能力较弱学生的阅读质量,为自身的教学降低难度。

三、利用好多媒体教学资源

多媒体教学资源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是语文教学的一大补充和助力,多媒体教学资源灵活性较强、资源丰富且类别多样,如flash动画、图片及视频等形式,在优化阅读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增加了语文教学的感染力。例如在名著、小说类阅读教学中,教师可向学生播放相关影视资料片段,将教材内容灵活生动地展现给学生,帮助学生感知文章感情,建立人物形象。在部分教材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借助“微课”课件形式,实现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例如在“古诗词”教学中,笔者会在课前向学生提供包含诗词朗诵、生词注解、词句翻译、诗人背景解析及诗词背景解析,单个或多个“微课”课件,鼓励学生以此进行诗文预习,在课上通过对“微课”教学内容的提问,明确学生的学习问题,帮助学生答疑解惑,在诗词教学完成后,向学生提供作者其他诗词作品或相关诗词作品进行阅读拓展,提升学生的诗词阅读量。

小学语文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阅读教学的良好开展,有助于学生其他科目的学习及日常生活。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提升,以学生需求及教育需求,优化当前的阅读教学,促进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升教师教学质量。

--> 2022-03-31 1 1 黔东南日报 c184136.html 1 小学语文教学提升阅读质量的方法探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