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江县停洞镇中心小学 何丽萍
“生本课堂”是一片广袤的大地,“科学讲评”开辟了“生本课堂”的又一方沃土。在新的目标与方向指引下,我们在原有基础上还需要不断地开疆辟土,在原有阅读教学基础上采用科学讲评的方式让“生本课堂”的范畴更广阔,令人耳目一新。
一、教学现状分析
讲评内容不科学 。声音一:“网上有现成的试卷,拉一份让他们练习!”教师练习选择的随意性、盲目性、缺乏层次性,导致学生“厌学”。教师很少反思哪些练习对学习是有效的,哪些是无效的,只是以大量的习题充斥课堂,以习题演练过程中的频繁失败体验,换取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讲评时机不科学 。声音二:“忙得批试卷的时间都没有了,过段时间再去给学生讲讲吧!”教师讲评拖三拉四导致学生“盲学”。测试结束后,大部分学生都急于知道自己的成绩,情绪比较高,此时讲评能够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讲评方法不科学 。声音三:“试卷不难,简单讲讲就可以了,讲到哪算哪吧!”教师准备不充分,随意讲解,导致学生“散学”。很多教师的讲评或试卷分析,最多把答案做好,更有甚者连答案也不做,一节课下来没有目标与重点,学生收获颇微。
二、研讨过程再现
“学”在先,促进教师专业水平提升。在认真分析、梳理练习设计与讲评问题基础上,深入学习“生本课堂”“科学讲评”的相关内容,转变对练习的认识,做到有目的地精讲精练,真正培养学生的思维和答题解题的能力。
“交”随后,促进科学讲评完善。在交流之前光有理论的储备是不够的,避免纸上谈兵偏离实际。
“教”紧跟,追求讲评时效性。理论与实践是一个回环反复的过程。让我们站在一个新的高度,坚持不懈地探求新的讲评之路。
三、 改进讲评方法
抓住要点。如果一堂课眉毛胡子一把抓,既无质量又无效益。可根据习题本身的难易程度确定讲评时间、精力的侧重,可以改变习题本身的顺序,把同一种类型同一种方法的习题加以归类整理,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系统化。
抓易错点。我们分析试卷的目的,是揭示出学生掌握学习知识时所存在的问题,避免在以后的考试中重犯毛病,懂得怎么去克服毛病。可把正确的答案展示出来,比较优劣。通过试卷分析,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抓重难点。抓以往教学中多次接触,多次矫正,但学生仍未掌握的重难点,这些都是到后继学习的重点知识、重点技能,平时教学中疏忽的“教学盲区”。
四、选择破题策略
对解题思路发散——“一题多解”。问题往往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探析、思考和求解。在教学、习题讲解中,引导学生考虑从多角度阅读、联想,启发学生找出更多的思维途径,获得最佳的解题方法,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对情景发散——“一题多联”。 在习题讲解中,我们发现各部分知识间往往有很多的重复或类似,应善于引导学生通过某题的练习,把其他方面知识中类似的题目相联系,抓住相同的本质问题,寻找出解题中相同的处理方法和关键。把知识化多为少、化生为熟,让学生进行类比模拟,培养锻炼其知识迁移能力。
对问题发散——“一题多变”。在考试题中,很多题目猛一看似曾相识,但细细分析比较,又顿觉耳目一新,它往往是课本中内容的巧妙变形。因此,在习题讲解中应当让学生学会审题,针对不同问题寻求新的解题思路。此训练宜由浅入深,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所收获。
诚然,教师在课后还要精心布置好课后学习任务,做到精炼。这样,通过“举一反三”达到“九九归一”的目标,使学生掌握这一类问题的处理方法与手段,又不至于使学生形成思维定势而使问题解决陷入困境。所以,讲评课不仅要讲到妙处,还必须练到实处,方能达到高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