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4月02日

人与花心各自香

○ 张培胜

春来精神爽。阳光温柔,暖意沁人,风儿徐徐,扶柳弄影。春意坦荡,闪闪地直入心房,经不起春情的吸引,我迈动脚步在郊外与春相遇。

一脚踏进春,白白的杏花吸引了,田野里,一块一块的杏花,把大地装扮成一番,不细看,以为是白雪铺地,银色重回呢。“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作尘。”王安石也在《北陂杏花》中,把杏花当成白雪了。

“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被一棵较大的杏树吸引,躲在树下,贪婪享受杏花的奉献。淡淡的清香,伴着青草、泥土的味道渗入口鼻,细细地,宛若乡下的妹子简单的衣着,透着乡下的纯朴与善良。 抬眼一看,白色的杏花略显红,白中透红,粉中透红,像搽过胭脂一样漂亮,一簇一簇的,粘在枝条上,像儿童节儿童手中拿的假花一样。一棵棵,一片片,真有春的气势,春的豪迈。

眼前恍恍惚惚的,有一树花开,细细碎碎的,是一树杏花,在故乡的小院中。耀眼的白,站在高处,掩映着院里的其他颜色,不过,杏花是院子时的主角,连奶奶都说,杏花报春来了,有它,其他的逊色多了。才四五岁的我,搬个小凳子,坐在上面,支起下巴,仰望杏花树,别有一番情趣,偶尔飘荡的杏花,落在头上,也落在心底,小小的心灵,微微一颤,爱怜涌上心头,化作天边的一片云,随了风,去了远方。奶奶时常坐下杏树下,给我讲故事,我也听得入味,蓬勃的杏花,风趣的故事,给我的童年一片葱绿。

杏花开得正盛,成群的蜜蜂前来点数,蝴蝶前来造册,奶奶摸着我的头,然后,慈祥的目光落在杏花树上,“过些日子,我给做杏花饼吃。”我是特别欢喜的。奶奶先把杏花洗净,用糖掩制,然后,用杏仁粉和水发面,发好了之后把腌制好的杏花用面包上,包好了放烤箱里烤,烤十分钟后,把蛋黄液摸到上面继续考二十分钟,杏花饼就完成了。迫不及待想吃,奶奶总是说,慢点,凉一会再吃。一口一口咬在嘴里,杏花味也融入我的心里。那是旧日子里,我们最奢侈的向往。我们望向窗外,对那一树细密的花儿,充满感激。

传说杏花仙子因爱情留在人间,也把医术医德播撒在人间,她像杏花飘香样飞快传遍大江南北,来求医寻的络绎不绝,赢得了百姓的普遍敬仰。年轻在订婚时都要到杏花仙子树前默念誓言,求的像杏花仙子那样忠贞不变的。每到杏花时节,总要下一场潇潇雨,那是仙女们在天思念她的泪。

前来观赏的游人络绎不绝,徜徉花海,仰望沉思,一朵花,一片情,落在心间,濡湿了沉睡的心灵,呼唤执着的爱恋,给爱情一个回眸,给生活一片华章。不由自主想起宋代词人朱淑真写的那句诗来:一枝淡贮书窗下,人与花心各自香。春光催人醒,也催人思,想起一些人,想起一事,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情。心怀感恩,杏花不白落,人生不虚度。

--> 2022-04-02 1 1 黔东南日报 c184284.html 1 人与花心各自香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