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刘光英 杨秀梅) 自2017年以来,锦屏县按照省州部署全面拆除库区内网箱后,积极谋划库区大水面生态养殖,采取“国有实体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探索大中型水库大水面渔业生态养殖经验和出路。3月27日,三板溪湖区大水面养殖开展2022年第一次捕捞作业,收获颇丰。
当天一大早,捕捞队伍早早地就来到这片水域,准备收网。只见他们身穿专业捕捞服,划动小船将渔网慢慢收紧,水里的鲢鱼、鳙鱼等渐渐跳出水面,溅起一阵阵水花。
“锦屏县的三板溪水域有6万多亩,我们去年投了951413公斤鱼苗,我们严格按照相关政策要求,加强巡湖队员对湖区的管理,今年我们已经开始从事捕捞,2022年的第一网就要起鱼了。”贵州省生态渔业锦屏县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赵谱远激动地说。
据了解,锦屏县大水面养殖主养鱼类为鲢鱼和鳙鱼。鲢鱼和鳙鱼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不需人工投饵,且具有净化水质,防止水体富营养化的作用,“以水养鱼,以鱼控藻”,既保证了湖面生态,又实现了渔业创收。此外,贵州省生态渔业锦屏县有限责任公司与涉水乡镇签订了合约,每年拿出资金分红和补贴给三板溪库区退养渔民,让他们共享生态红利。
据该公司董事长赵谱远介绍:“我们通过产业带动,建立了利益联结,每年我们固定向涉水的乡镇,保底分红就是150万元。”
近年来,为修复三板溪水库水生态,锦屏县以“保水、保生态、保渔民生产生活稳定,维护良好生态水域环境,严守发展和生态底线”为目标,积极谋划库区大水面生态养殖,大力推广大水面环保养鱼,实现“拆网箱,不拆产业”“零网箱·生态渔”,推进水产业转型升级,在守护绿水青山的同时,也拥有了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