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柱县第七小学 曾继雪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字运用能力和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都具有重要影响。但是,大部分小学生的作文水平都不高,这主要是因为小学生社会实践少,积累的知识也少,因此需要小学生加强课外阅读积累写作素材。本文主要对小学生作文教学当中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量,为作文积累素材,提高作文水平,最终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目前小学生作文教学的现状
1.学生对作文学习兴趣不高
小学生由于年龄还小,其思维能力比较低,因而不能对作文这一项复杂的教学内容有较为全面的理解和认识,这就导致大多数学生对作文学习没有兴趣。另外,教师在作文教学中采用的传统教学模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不愿意去掌握作文的写作技巧,因而不利于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2.写作范围狭窄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初始阶段,对外界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不多,缺乏观察事物的能力,知识的掌握量比较少。这就导致小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可用的素材有限,常常感到作文无从下笔,无话可说。
3.缺乏真情实感
作文是学生通过语文基础知识的运用,表达自己内心情感的方式,最应该的是“写我所想”。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更注重写作技巧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和感受,写出来的作文千篇一律,没有新意。
二、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从当前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状态来看,教师想要实现对课外阅读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就必须要做好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与管理。
1.通过课外阅读,积累更多素材
课外阅读可以为小学生的作文写作积累更多素材,提高作文写作水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记笔记,摘抄一些优美的句子、名人轶事等,将其作为作文素材,这样就可以解决小学生作文写作过程中感觉“无话可说”的困境,增加作文的知识含量。
例如,在教学《金色的草地》课文时,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阅读教材内容,指引学生分析文章中心内容,将重要的写作技巧教授给学生。如,课文主要讲述了可爱的草地和有趣的蒲公英为作者的生活带来了快乐,带来了探索发现的喜悦。课文内容简单、语言平实,通过作者的描述为读者展示了一件生动、欢乐的童年趣事。当教师讲解结束后,可以为学生推荐与文章中心思想相关的课外书籍,如《城南旧事》《童年河》《草房子》阅读。随后,教师让学生以“童年”为主题,进行作文练习,让学生结合教材中的写作方式,联系童年生活中有趣的事情来写,写作思路就会开阔起来。
2.通过课外阅读,提高写作水平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好课外阅读的优点,带领学生阅读大量的课外文学作品,感受文章中丰富且真实的情感,从而写出更好的文章。
例如,在教学《一面五星红旗》之后,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为学生选择课外阅读书籍,如《红旗谱》《山乡巨变》等,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记住相关人物的事迹。当阅读结束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以“热爱祖国”为主题进行作文,将自己在阅读时获取的感受融入文章中。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实现积累写作素材的目的。
3.通过课外阅读,促进全面发展
学生在参与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其思维、行为习惯都会受到好读物的影响,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例如,通过阅读《三毛流浪记》,学生就会被主人翁三毛的行为所影响,体会到三毛可怜的身世后会更加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感恩父母和老师,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丰富的课外阅读不仅可以让小学生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开阔学生的视野,创新学生的思维,还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陶冶情操,激发兴趣,进而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