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凯里市第八小学 胡世美
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无处不在,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语文生活化教学能够充分体现出教育的本质,尤其是语文语言教育,其本身就是一种生活工具。生活化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使得教学与生活关系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只有创建生活化的模式,才能够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学生在生活化的学习场景中能够巩固自己的知识,提升其语文水平以及应用的能力。
一、创造民主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乐学
民主、轻松、和谐、浓郁的课堂氛围,是激发学习兴趣、焕发课堂活力的前提条件。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求知是大有裨益的。学生自主求知活动应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应放开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发生、发展的探索过程,充分发挥学生自身发展的潜能,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提倡学习自主化,鼓励自主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现代教育中,教师所充当的角色应该是学习的引导者及协助者,老师不应当粗暴地面对学生提问,不应当打也不应当骂学生,而是以仁爱之心面对每一个求学若渴的心灵,打骂学生不仅使得学生畏惧老师,也使得学生疏远老师,进而不想学习。对于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老师都应当重视,老师以耐心、微笑、鼓励、赞许来回应学生的关切,这样才能使得学生信任老师、爱上老师,从而认真学习。
二、在应用文写作中引入生活化教学
语文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它源于社会生活,应用于社会生活。在小学阶段,学生接触的应用写作包括请假条、写信、留言条、申请书、倡议书等,这些文体都属于应用文范畴。应用文是一种特殊的写作文体,具有格式固定、文字简约、内容真实、书写规范的特点。应用文的素材源于生活,它的目标是解决生活问题。因此在应用文写作中引入生活化教学就是顺理成章的,让学生重拾对课堂的兴趣,重塑自信心,使得教学事半功倍。 在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不少学生的父母还不会说汉话,不会写汉字,有时候家长们会需要学生写信。 在应用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询问学生最近家长和亲戚有没有派给他们写信、写申请书、写请假条之类的任务。往往一个班的学生里总有一两个学生遇到父母叫他们帮看信回信,帮写申请之类的事情。例如,有个学生就说家长叫他写一个申请协管员岗位的申请,他觉得很困难,不知道怎么着笔。笔者意识到这是生活化教学的一个好契机。这节课就从教学生写申请书导入,从格式到内容到落款,从头到尾地教了学生一遍,然后布置作业,结果那个学生写得中规中矩,学会了写申请书,他非常感谢地对笔者说:“老师感谢您,爸爸妈妈很高兴,他们认为我在学校真的学到知识了。”从此以后这个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后来考上了一所重点高中。
在应用文写作阶段,教师也不应当过于严肃,应当插播一些小插曲,提升课堂的活跃度。在教写信的课堂上,同学们都在为写信发愁。这时候教师就拿出备课时准备的一封信,信是一个在外打工的人寄给父母的,信写在黑板上,学生边读边笑。信的内容很短,特别是读到“请给我寄一些线来的时候”,学生忍俊不禁了。原来这个在外打工人把钱写成线了。他父母寄线给他,能有什么用呢?因此这节课也成为学生喜欢的课堂之一。
三、在生活化教学中引入体验式教学
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在生活化教学中引入体验式教学就是要求学生在生活的广阔天地中体验生活,进而自觉运用语文,服务于社会。语文课跟别的课有点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习语文的机会。
在写游记作文时,一般都引导学生先去旅游一番,旅游结束后写一写感受。如今校外活动受到一定的局限,但是学生与家长外出的机会还是挺多,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调查、参观、访问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学生关注本地的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和国内外的重要事件等,在活生生的生活世界中,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深入感悟,使他们不断领悟人生的意义,进而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理解融入作文之中。
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教材每册都涉及两个实践活动,就是要求学生把学到的语文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例如有一个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到生活中寻找错别字,教师应当教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逛街、旅游时,时时处处注意观察,找出有病的广告语,有错的招牌字,这样不但巩固了语文知识,也是社会上的语言文字得到了净化,提高了学生的语文水平。
语文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语文。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生活,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需求,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中,通过直观的感受和亲身体验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使得小学语文更加生动有趣,学生在学习语文、运用语文中获得乐趣和得到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