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江县施洞中学 田茂菲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为了顺应新课改革的教学理念,落实全面发展学生的教育方针,人们开始注重除去各种基础大学科之外的教学有效性。其中,美术作为可以陶冶学生情操,带给学生心灵启迪的重要学科,是最有效能够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途径之一,其教学手法的创新也成了教师致力研究的目标。本文就针对如何在初中美术课堂中进行愉悦教学展开实施策略研究。
一、前言
美术是一门重视学生情感表达与审美鉴赏能力的科目,但一直以来,人们认为美术教学是附属类学科,充当学生学习压力中疏导性的作用。但是美术教学对学生人格形成有非常大的影响作用,这点也正逐渐被人们所意识到。随着时代教育的发展与改革,教学的有效性受到家长与教师重视,了解在美术课程中进行趣味性的教学,能够带给学生新奇的体验,能根本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显著的推进作用。
二、多媒体教学,激发兴趣
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信息技术在我国教育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大大减轻了教师的教学压力,同时避免了课堂教学时间的浪费,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所以,初中美术教师也要善用多媒体的便利,通过图片与视频的形式带给学生更为直观性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美术教学本就是一门重视实践与鉴赏的科目,应当从兴趣出发,带领学生走进充满艺术色彩的美术世界。
例如,在学习到《传统纹样》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带领学生观看各种生活中出现的纹样,并让学生大胆形容自己遇到过的纹样,可以将其画到纸上,表扬学生的动手能力。然后结合各民族的传统服饰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不但可以陶冶情操,还有助于弘扬传统文化。
三、个性化教学,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有着自主思考的想法,应当更加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特点,结合学生性格、学习能力等方面实施因材施教的理念。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当灵活转变思想,了解学生的个性对学生的影响程度。
以教学中的《我喜欢的动漫形象》为例,每个学生喜好不同,教师应当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客观看待。在这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思维,利用属于每个人的独特创造力大胆创作,提高课程的愉悦度。
或是结合情境教学法,在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来带领学生走进美术世界。像是《图形创意设计》有很多文字是由其原本的形象演变而来,如山、女、田等,教师可以将其结合起来,让学生发挥想象,在文字的基础上画出图画,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造力。
四、教学实践性,带动气氛
美术作为一门以实践为主的课程,需要教师在完成理论知识传授的基础上带领学生亲身参与到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丰富课堂内容。
以教材中的《大自然之歌》一课为例,为了让学生了解各种各样的颜色并更好地利用起来。先讲解三原色的理论知识,让学生观看大自然中的四季变化,通过三原色知识延伸出更多颜色。然后给予学生充足的自由探索时间,让学生自己发现颜色,并将颜色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画出自己心中所想。在创作过程中教师不对学生多加限制,满足初中生的探索欲。最后对学生的作品给予正向的点评。美术的优势在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难看或是好看,只要在作品中融合了自身的感情就是一张优秀的作品。
美术作为一门以情感为主的课程,着重强调美的意义,带领学生通过欣赏提升自身素养,激发学生心中强烈的情感,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美术的范围极广,在初中生这个思维与人格的发育期对其进行正确的美术教育,很大程度上起到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作用,通过美术氛围的熏陶提升学生的美感,对学生今后的人生发展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