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江县东朗中学 王朝磊
复习课是生物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复习使学生对生物基础知识能够准确熟练地掌握并能灵活运用,使学过的知识系统化,能够做到堵漏补缺,还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
一、教师要制定好详细的复习计划
做好生物复习计划是每个生物教师必修的一个内容,不打无准备的仗。生物复习课实际上是很紧张的,我们的时间主要放在课堂上并产生效果。要提高复习的有效性,教师必须做好周密的复习计划,既有远期计划,又有近期计划。在复习时先大体上设计确定几轮复习。例如,第一轮,教材梳理,阶段测评;第二轮,专题突破,强化训练;第三轮,模拟冲刺,实战演练。每一轮复习都明确了具体时间和复习方法。同时,在每一轮复习中,还要对每一单元、每章的复习时间尽量细化,精确到某天、某课时。当然,教师要随实际情况做适当调整。有了计划,就合理地安排了复习时间,不会出现前松后紧、囫囵吞枣的情况。
二、教师要分析好复习的重点难点,把知识系统化
教师要深入分析教材,确定好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这是复习课的关键一环。对于学生已经较好地掌握以及与中心内容关系较远的部分,就应该坚决地、暂时地舍弃,以便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最本质、最模糊的问题上来。而内容取得好与否,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体会,也取决于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学生的知识是块状的、短线的,因此在复习时,教师要把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抽象概括,完成知识的系统化,使知识点连成立体的知识块,并使逐条知识块连接成知识线,再用长短不同的线编织出纵横交织的知识网。例如生物体结构层次的教学,动物运动的知识框架,生物多样性的单元概念图等。
三、教师要强化练习,练习形式要多样化
俗话说:“歌不离口,拳不离手。”复习必须经过练习来巩固,练习是巩固和拓展知识的有效手段,复习课应充分体现“有讲有练,精讲多练,边讲边练,以练为主的”原则。在课堂上要给学生提供巩固知识的机会,内容要“全”,练的习题要“精”,练的方法要“活”,练的时间要“足”。同时要讲究练的形式、练的实效。例如,在设计《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一章的练习时,就可采用多种形式的练习。如概念的复习,知识点容易相互混淆,那么在题型的选择上要侧重于有辨析作用的“选择题”,以“基础知识抢答”的形式呈现;又如学生对生物图、表格、实验等的分析能力比较薄弱,可设计相应的题目就可侧重培养学生这方面能力;练习设计还可以让学生提出问题、动脑设计练习,还可以抓住学生常见的一些错误设计练习,这样针对性强,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教师的授课要生动活泼,避免单调枯燥
复习课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注意趣味性,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让他们成为复习的主人。要注意经常变换复习方式,有机运用电教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动口、动脑、动手,把知识转化为教学技能,重在温故知新,忌教师一味讲解,学生一味练习。复习的目的务必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必要时采取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注意让优生“吃饱”、中等生“吃好”,更要注意让后进生“消化”,切忌不顾实际,强求一律。
五、教师要加强学生应试能力和解题技巧的训练
教师应在“精讲”上下功夫,通过“一题多解”“一解多题”等拓展学生的思路,活跃学生的思维,课堂复习中要适当、有针对性地做题。要针对复习的知识点由浅入深地选择练习题,根据学生的薄弱环节,加强专向训练;摆脱题海,努力提高做题效率,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于初中生物侧重于生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具体知识,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兴趣,使学生由原来的“学会”变成“会学”。要更多地和实物、各种直观教具的观察相结合,这样,复习起来收效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