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黎平县水口镇中心小学 欧 娟
数学作为一门抽象的学科,学生学习起来难度较大,如果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生成正确的数学思维,将会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与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为激发学生的探究积极性,教师应当融入个性化、趣味性较强的数学案例,让学生在形成数学思想的同时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明白数学知识点的用法。
一、数学思想方法对于小学教学的重要性
数学思想方法并不是普通的教学内容,教师无法利用简单的语言讲解对学生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教育指导,数学思想是隐藏在学生大量的数学知识基础之下的。例如,小学数学中拥有诸多公式和数学概念,这些数学知识可以在数学课本中进行详细解析。这就需要学生在学习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通过个人数学思想察觉在数学知识体系中的隐藏内涵,这样学生才能够深入学习数学知识,并且在未来的学习发展中灵活运用这些内容。
二、融合生活元素,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教师在小学数学知识传授过程中,要融入一些生活化的元素,使小学生产生生活中的情感体验,并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想象力。因此,教师应探讨学生的学习状态,采用通俗易懂的生活情境进行理论渗透,帮助学生自行理解、消化知识点。
例如,在人教版“百分数(二)”的教学中,首先,教师应当巩固已学习的百分数知识点,促使学生温习“%”的具体含义。其次,教师可引入生活中最常见的打折案例,提出问题:“商场里卖的运动衣的价格为 300 元,现在该店铺有周年庆祝活动,可在售价基础上打 7.5 折,请问买一套运动衣的价格是多少?”通过指导学生思考常见的打折问题,可让学生深入百分数的运算中。其中,学生 A 提 出:“折扣的意思就是原价基础的百分之几,那么 7.5 折的意思就是300元原价的75%,所以这套运动衣的价格为 300×75%=225元。”通过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促销问题”展开思考,让学生在思维中解决实际问题。
在本问题的研究中,教师还可继续提出:“商场内也有促销活动,活动内容是每满100 元立减30 元(与店铺优惠不通用),试问如果消费者要买 2 套运动衣,那么选用哪个方案更省钱?”在这个问题的思考理解中,学生需要使用比较的思路具体分析两个问题的解题方法。此时学生 B 则想到:“如果使用①方案买衣时,需要使用 300×2×75%=450 元;如果使用②方案买衣服时, 那么购物总价是 600 元,则可使用6次立减金额,所以买两套运动衣一共可以省 6×30=180元,仅需使用600-180=420元即可,明显方案②更省钱。”
三、融合问题情境,开发学生的思维辨析能力
数学学科学习中,教师应当侧重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逻辑想象和数学运算能力,因此需指导学生在课程实践中展开问题思考,逐层掌握各个知识点的潜在联系,这对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开发、培养有积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设定问题案例,要求学生根据问题大胆设想,促使学生逐渐发现与课程相关的知识点理论,从而开发他们的数学思维。
例如,在人教版“图形的运动(三)”教学中,首先,教师可利用视频分别展示正旋转运动的物体,如风车、钟表、齿轮、车轮等装置,让学生自主思考与旋转相关的要点。在此期间,教师可将风车的旋转过程放慢 30 倍,提出以下问题:
①试着思考风车旋转中,有哪一个地方是不变的?
②当风车旋转停止时,哪些东西发生了改变?
③钟表在正常走动时,从 1 点→2 点、5 点→6 点的角度有什么关系?
通过要求学生思考上述几个问题,让学生自行观察分析、体验问题的解决方法。其中,学生C模拟画出了这个风车,发现旋转期间仅有风车中间一点不变,于是查阅资料后说出这一点就是旋转中心。学生 D 发现可将钟表分成12 等份,即 1→12,同时发现每两个数字之间的夹角为30°。如果现在钟表中的时间为 5点整,那么分针旋转360°后就会变成6点整。
通过指导学生自行分析、探究生活中、学习中的常见案例,利用多媒体技术展开分析,可让学生在指定的情境中展开思考,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