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 霖
草色欲流,烟柳迷蒙,细雨斜织,又是一年清明。
算来“清明”这个节日,已有两千五百年余。晋文公重耳为报答介子推“割股奉君”之壮举,一把火烧了山林,想逼出介子推出山为仕,却得到枯柳下焦尸两具。晋文公手捧介子推绝命血书,“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他自此才明白一个隐居臣子,“不言禄”的耿耿忠心。
“山水”同在为“清”,“日月”同在为“明”,合之便是“清明”。清明的意蕴便藏在山、水、日、月,大自然周而往复里。宇宙万物此消彼长,生死轮回,自然中阴阳二气的运行产生天地万物、四时晨昏。夏阳最盛,故草木葳蕤。盛极始衰,阴气渐涨,遂秋冬草木衰败。阴到极点又转为阳,阳生而春至,万物萌生,百花齐放,吐故纳新。在这新旧荣枯交替之际即为――清明。清明又为祭祖节,祭奠逝去的,可逝去的又何尝不孕育着新生。
为旧冢新坟淋上一抔新土,为逝去的先人送些纸钱。在这一刻才会深刻体会到――人这一辈子,只有站在这里,才知道自己从何而来,将向何处而去!
听风听雨过清明,草长莺飞,万物灵长,有生有死,生生不息。
人生如寄,俯仰之间,只有慎终追远,不忘本源,才能关照生命,参悟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