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廖卫芳
近日,笔者所在社区开展了“人人争做好邻居”的大型宣传活动,许多参加活动的居民纷纷表示,要努力争做“好邻居”,共创文明、和谐的邻里关系。
笔者小时候生活在农村,对农村邻里关系有着较深的感悟。首先,在农村,邻里之间是没有相互的防范心理的,家家户户白天的大门都敞开着,邻居随时都可以来串串门,坐一坐,既不用脱鞋子,也不用来一番客套,自自然然的,就像进自家的门一样。尤其到了吃饭的时间,邻里间可以端着饭碗随意来你家夹菜吃,甚至坐下来一起吃,还可以无拘无束地对你家的菜进行一番“评论”。其次,邻里间互助都是真心实意的。在农村,邻里间有个忙要帮,只要喊上一声,马上就有人前来帮忙,既不要报酬,更不需客气。可以说,在各地农村,这种邻里关系才是最纯真、最宝贵的。
但笔者参加工作到城里居住后,就发现城里的邻里关系和乡里人相差甚远。不说别的,就拿同住一幢楼的邻居来说,不但上下楼的邻居不熟悉,就连门对门的邻居也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回家关门,出门锁门,成了城市邻里关系的一个真实写照。不要说有困难随时帮,就连串串门、坐一坐、聊聊天,这都是一种奢望。尤其是遇上邻居家里突发不测之时,同住上下楼的邻居竟然难有出手相救的。这不能不说这是我们城里人的一种莫大悲哀。
其实,建立良好、文明、和谐的邻里关系,关键是要有一颗包容之心。试想,如果人人拥有宽容、接纳之心,不要说门对门、上下楼的,就是同一个小区的,同一个城市的,也都能成为好邻居。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因此,笔者以为,争做“好邻居”,需要我们每一位同住一个城市、同住一个小区、同住一幢楼房的每一个住户,都能以宽容、接纳之心,学会与人为善、与邻为友,学会相互理解、相互帮助。只有如此,邻里之情才能胜如亲情,我们的社会才能变得更加文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