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凯里市第一中学 裴小源
以往教师在进行诗歌教学的工作时,通常会将教育的重点集中在学生知识储备增多、诗歌内容记忆上,忽视了对内容的鉴赏、了解,使其虽然可以清晰记忆,但是不能感受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意蕴,还让学习过程中变得枯燥乏味。在初中语文的诗歌教学工作中,如果将微课进行良好的融入,便可以将具体形式进行丰富化,并对知识内容可以充分理解、掌握、运用,满足在个性化学习中的多样性要求,从而将教育工作的效果进行大幅提升。
一、传统教学诗歌鉴赏存在的问题
在语文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困难程度相对较高的内容便是诗歌鉴赏环节,在该过程中由于多方面因素产生的干扰,让其成为教师较为困扰的难题之一。产生该情况的主要原因,便是古诗歌中存在良好的押韵语句,还对相应的字数、句子数量存在较为严格的标准,正常情况下,在初中语文学习时,多数为五言、七言的绝句,并且其中还具备简练、含蓄的特征,正因为该方面因素的干扰,才让学生在诗歌理解中存在阻碍。不仅如此,在诗歌学习的过程中,还存在以下两方面的干扰因素:
第一,教师在课上进行诗歌讲解时,通常都会事先进行全文翻译,这让学生在学习中只对其产生了理解,但是对具体词句的含义较为模糊,经过一定时间之后便会将其遗忘,无法做到真正的理解。第二,教师进行授课的过程中,大多数时间处于主动地位,学生过于被动。同时,其对诗歌的兴趣较低,促使课堂中的主动性差,因此需要微课工具的融入。微课作为新媒体技术的产物之一,其与过去使用的教学模式存在差距,不仅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进行集中,还可以良好调动学习兴趣,并且还极容易被接受。
二、微课在诗歌鉴赏教学中的优势
(一)分析知识点
在进行初中语文的诗歌鉴赏教学过程中,将微课融入进来,不仅能够将其中的知识点内容进行细致划分,还可以让内部较为抽象的内容进行具体化,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同时,还会强化学习的效果。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将微课当作教育的辅助工具,强化学生在自主学习时的能力水平,调动其在过程中的兴趣程度。
(二)增强学习兴趣
在进行初中语文的诗歌鉴赏教学时,最为关键的便是课上氛围活跃程度。通过将微课使用在教育工作中来带领学生进行诗歌学习时,可以让课上的氛围逐渐活跃起来,使其在感受到充分活力的同时,还能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强化自主的积极性。不仅如此,教师在对微课进行使用时,还能展现出内部描绘出的场景,强化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程度,之后通过适合的音乐创造出良好气氛,来让其感悟的程度得到增强。
(三)整合教学资源
在初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中使用微课,不仅可以依据视频的方式,来将内容进行融合、展现出来,还能让课上涉及的知识点向简单化发展;或将课本内容与课外资料进行结合,促使教学工作的内容逐渐丰富化、多样化,让其中的信息数量大幅增加。不仅如此,微课在使用的过程中,还能将大量的资源进行汇总,并为其提供充足的教学内容。
(四)强化学生理解
在诗歌鉴赏教学的过程中使用微课工具,能够不断填充课上的教育资源种类、数量,促使学生在更深的层次中了解到作者的生平经历、中心思想等内容,从而将其知识的涉及面不断扩大。不仅如此,微课的使用,还能将以往的重难点理解工作逐渐简单化,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进行独立思考,从而促使学习效果不断得到改善。
三、诗歌鉴赏教学微课的主要运用方式
(一)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
在新课改的具体要求下,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上,并给予其一定的自主权利。但是在现实情况下的教学中,大多数学生依然保持着被动地学习方式,很难对诗歌鉴赏具备特别、深层次的理解,导致自身的整体能力水平停滞不前。在初中语文诗歌鉴赏的教学中使用微课工具后,教师通过以视频为主要的知识展示方式,来让学生自主性观看,并不断增多思考的时间与空间。该资料可以在课前、课中、课后的时间段内播放,以便在遇到问题后,可以停止观看,并进行思考,如果出现了遗忘还能重复多次观看,强化学生的记忆深度。
例如,在学习《春望》的过程中,如果教师只是依据讲解的方法,来给学生传授其中包含的情感、背景等方面内容,这只会让学生很难融入其中,并不能产生深刻感悟。为避免该情况的发生,教师可根据《春望》中的具体内容,来创作出一段视频,并提前3天发给学生,使其利用自身的碎片时间进行观看。在该音视频资料中,主要包含了诗歌的具体含义、涉及内容、艺术特点,之后通过相应的史实资料来对当时背景情况进行细致分析,最后在结尾环节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如“作者写作的背景情况?”“诗歌中表达了何种情感?”学生可通过相关的资料内容来进行回答。依据该方式的使用,不仅让学生开展了充分的思考、表达,还促使其自身的鉴赏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二)借助微课拓宽学生视野
初中语文教师在诗歌鉴赏的过程中使用微课,能将多样化的课外资源融合进来。在诗歌教学的过程中,内容朗读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在该环节内部需要学生融入相应意境中、得到其中的神韵、品味其中的特点,之后对具体的风格、情感等产生较强的认知。为达到该效果,教师可以使用适宜的音乐,来与课堂融合,该方式不仅具备一定的规范标准,还拥有较强的感染力,通过对其多次的循环播放,来让学生的感受、印象因此被强化,促使其中的标准程度得到大幅提升。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将网络上的视频、音频等资源采集、整合,或自行录制,来将作者的情感良好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其因此产生深刻的体会。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对教材中的资源进行整合。例如,在学习《登幽州台歌》时,教师可以在该过程中寻找与其较为相似的诗歌,对其中涉及的内容进行补充、延伸,促使学生的知识范围能够不断扩大,强化其对该方面内容的理解。
(三)构建语文诗歌情景氛围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在本节课学习内容的基础上,使用微课信息资源,来建立出相应的情景,来让自身的讲授时间长度缩减,引导学生在其中进行自主思考、探索、体会,强化其对诗歌的理解程度,并将鉴赏水平大幅提升。例如,在学习《登飞来峰》的过程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来对诗歌中的“自缘身在最高层”的经典内容进行表达,让学生可以通过表面的文字含义,来对其中内涵进行更深层次的了解,并增强该过程中良好的趣味性。与此同时,在学习《登飞来峰》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加入对作者王安石的介绍,使学生能够理解其当时的心境、背景、情感。在该阶段禁止开展直白地传授,而是要利用情景教学的方式,来让学生进行自主体会,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其在鉴赏方面的水平。
(四)利用微课带入情感教育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使用微课工具时,要将情感渗透作为切入点。第一,教师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给学生播放音视频来吸引其注意力,调动其在学习中的积极主动性、好奇心,转变以往存在的抵抗不良心理,使其可以在该环节中体会到愉快性,并主动对诗歌中的底蕴进行了解。第二,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融入,之后依据微课的使用来让二者进行融合,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代入感,然后依据体验式、感想式的特点,来对情感方面进行熏陶,促使其建立正确三观。例如,在学习《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时,教师便可以通过其中的友情,来代入到三观建立上,使学生能够具备良好的人生观。
(五)其他微课教学运用方式
在语文诗歌鉴赏中使用微课工具时,教师要对学生的真实情况产生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的了解,并知晓其具体的状况,然后根据下节课学习的知识点内容,来录制出相关的基本脉络、解析思路,以此将学生的思维进行不断拓宽。例如,诗歌的学习、鉴赏一直都是学生的困难点之一,教师可以将其中关键内容录制下来,之后与当时创作的背景进行良好结合,再推动学生创建出完整的语文体系。与此同时,在课后作业中微课也是其中的使用关键,教师在环节中要注重其中的针对性、科学性,促使其可以独立地对学生大脑进行开发。例如,在学习《观沧海》时,教师通过开放性作业的布置,来让学生将自身的感受画下来之后,然后开动自身的思维,来在其中加入部分景物,这样便可以让其记忆程度不断加深。
在初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中使用微课工具,不仅发挥出了良好的效果,还促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大幅提升。通过对传统诗歌鉴赏教学存在的问题,微课的优势、应用进行细致分析后,了解到如果在之后的学习中能对其大范围推广,不仅能让教育工作成效得到优化,还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为祖国未来建设培养出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