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杨德志 肖明忠 伍丽) 近年来,天柱县高酿镇坚持以“产业兴旺民增收,巩固脱贫助振兴”为目标,依托资源禀赋,抢抓政策机遇,大力发展坝区“优质稻+N”立体种植养殖产业链,打造产粮重镇,助推乡村振兴。
日前,笔者一行来到高酿镇,在贵州百农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优质稻种植基地厂房看到,工人们正在机器的轰鸣声中忙着配制优质稻钵体育苗营养土。
据基地负责人罗安泽介绍,水稻钵体育苗不仅有效株和返青率比传统育苗高,而且还具有省种、省水、省肥、省土以及高产等优点。一亩的有效株在1万株左右,而传统的育苗每亩只有大约7000株有效株,而且钵体育苗的稻谷饱满,亩产较传统育苗要增产150公斤左右。
高酿镇素有“稻鱼之乡”的美称,是极具开发潜力的典型农业大镇,耕地面积35000余亩,其中坝区耕地面积2800余亩。坝区泥土属白膳泥,富含硒、锗等多种养分元素,昼夜温差明显,作物生长周期长,水质良好,种出来的大米味道清香、回甜,口感柔软。2005年,高酿大米荣获“第十二届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后稷奖。
近年来,高酿镇利用其优越的区位优势、农业条件资源,全力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今年,镇党委政府决定在全镇推广‘优质稻+N’立体种养模式,打造产粮重镇,建设高酿镇 ‘优质稻+N’产业示范区。今年高酿坝区优质稻示范种植1800亩,辐射种植3500亩,带动300余户800人自主就业创业。”高酿镇党委副书记欧阳鲁介绍说。
高酿镇在扩大优质稻面积和提高亩产的同时,在坝区发展优质“稻+鱼+蛙、虾、鸭”等产业,实现“优质稻+N”立体产业全年良性循环。“优质稻+N”产业示范区采取“农户+合作社+企业+基地”的模式,筛选出适合该镇种植的高端优质稻米品种,由企业负责实施钵盘集中育苗,农技人员提供技术保障,实行精细化管理,注重推广绿色有机肥,严格控制农药使用,提升优质稻产量和品质,打造生态绿色无公害优质稻,稻谷成熟收获后,将由提供优质稻钵苗的主体企业以保底价全部收购。目前用于示范区的200吨有机肥已全部到位,钵体育苗也正在有序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