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龙志平 杨健) 近年来,施秉县紧紧围绕全县产业发展,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贵人服务·秉诚办”品牌,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新国发2号文件有关招商引资工作落地落实,促进招商引资工作高质量发展。
在施秉县招商引资和发展专班服务下,3月中旬,新希望集团在施秉县桃子湾工业园区新建年产22万吨的饲料加工厂,基本完成主体结构建设。得益于招商服务优化,近年来,新希望集团先后在施秉县杨柳塘镇、双井镇及牛大场镇等地相继投产完成年产近50万头的仔猪、肥猪及种猪等项目。如今饲料加工产业配套设施的推进,将完善集团在施秉周边的饲养供应链。
“我们这个饲料加工厂协议签订以后,在政务服务中心就有专门的负责人来给我们办理手续,像施工许可证等等,都是‘一站式’地办齐。”施秉新希望六和公司饲料加工厂项目负责人陈诗淋说。据介绍,目前,该饲料加工厂项目建设进度已经到了70%,预计在今年五月底建成投产,产值能达到八亿元。
3月中旬,由省文化旅游厅指导举办为期一个月的民族刺绣培训班,在施秉县氵舞 水云台旅游商品开发有限公司有序授课。多年来,在各级领导和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公司成为刺绣生产、销售、研发、培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文化旅游等为一体的省级扶贫龙头企业,以“公司+锦绣基地+农户”等形式,带动了一批农村少数民族妇女就业增收。
“今年2月份,省领导到我县调研时,对民族刺绣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新期望,激发了我们干事创业的热情。接下来,我们将按照省领导调研的指示精神,围绕新国发2号文件,把我们的苗绣产业做大做强,带动更多妇女增收致富。”施秉县氵舞 水云台旅游商品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龙禄颖说。
得益于施秉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施秉县氵舞 水云台公司通过与浙江企业联合投资,成立了锦绣黔呈这家新型民族工艺品公司,传统苗绣技艺与新工业设备结合实现优势互补,在有效保护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又实现了经济效益。公司在免租三年的6800平方米厂房里,18台纺织刺绣设备通过印花烫花、激光刺绣等工艺生产,能够实现年产30万件工艺品、上千万产值。
“公司得益于施秉县大力招商引资,从沿海地区帮我们引进了先进的纺织刺绣技术,与我们非遗苗绣结合,扶持我们企业从小开始做大,实现我们公司的产值。”黔东南锦绣黔呈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龙宇说。
围绕新国发2号文件精神,施秉县在抓好产业大招商和优化营商环境上,不断优化服务举措,制定了系列优化营商环境的指导性文件,开通重点项目“绿色通道”、成立产业发展专班、建立项目全程跟踪服务制等方式,2021年以来,为68个企业及项目提供代办服务88次。营商环境的优化,促进了产业投资,仅今年第一季度,施秉县集中开工重大项目建设12个,总投资30.66亿元。
“通过对招商引资项目履行全程‘代办制’‘帮办制’服务,对重大项目、重点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积极落实重大项目‘一事一议’、重点企业‘一企一策’工作机制,切实为企业谋发展、解难题,让企业进得来、留得住、能发展。”施秉县投资促进局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