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柱县石洞镇中心幼儿园 龙生明
幼儿语言教学是直接影响到幼儿语言沟通表达能力和语言天赋发展的关键性教学工作。对于还处在学龄前阶段的幼儿而言,其语言能力的发展还处在对基本沟通语言的适应期,还不具备对语言理论与词汇、语法作用的理性认知能力,因而其对语言的学习主要动力在于外部环境对其造成的影响。这就要求语言教学工作应避免纯理论的抽象语言概念与词汇教学,而应当根据幼儿认知的特点,将语言的学习寓教于乐,融入可以让幼儿感兴趣、集中注意力的某些教学活动中,这样才能提高语言教育的整体效果。那么,怎样通过有效手段来改进传统的语言教学模式?笔者根据教学实践有如下体会:
一、创设应用情境,让幼儿在应用中培养发展语言能力
对于语言能力还处在不发达阶段的学龄前幼儿来说,教师不可能通过说教,让幼儿认识到语言的重要性。因而要培养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最为有效的方法是教师创造出可以让幼儿频繁应用语言进行沟通交流的环境,让幼儿通过大量的语言应用活动,使得其不得不将注意力集中到语言的认知学习上来,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幼儿的语言学习能力与表达能力。在具体的幼儿语言教育中,教师可以结合语言教学内容进行应用情境的灵活设计。
例如,在物品交换与分享方面的语言教学活动开展上,教师可以创设出一个应用情境,准备一些味道不同的果冻,让每一个幼儿说说自己喜欢什么口味的水果,然后将不同口味的果冻分给不同的幼儿,让分到自己不爱吃的口味果冻的幼儿说说,如果想要跟其他小朋友交换果冻,应该怎么表达?如果有其他的小朋友想跟你交换果冻,你应该怎么答应他或者拒绝他?如果你拿了5个果冻,而其他小朋友都只有1个,你怎样邀请其他小朋友分享多余的果冻?这样将语言学习融入到可参与的应用情境当中,让幼儿通过使用语言来熟悉掌握语言,可以在培养发展幼儿语言沟通交流能力方面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 教师应以参与者和辅导者的身份进行语言学习活动的组织安排
对于幼儿的语言学习而言,激发幼儿对语言学习活动的参与兴趣,培养其形成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是做好语言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切入点。如果教师以参与者的身份来组织幼儿进行语言学习活动,赋予幼儿以更多的自由,而在幼儿遇到阻力与困难时及时施以援手,为其排除困难,解答疑问,这样可以使得幼儿语言学习上的积极性与内在动力得到有效激发,从而使得幼儿的语言学习活动收到十分理想的效果。
例如,在跟动物有关的看图说话语言学习活动中,教师把不同的动物图片分发给幼儿,每人一张,教师自己也拿一张,让所有幼儿各自说说自己手里拿的动物是什么动物?有什么特征?教师从自己开始先进行示范,拿出自己手中的动物图片进行动物名称与特点的解说,然后让其他幼儿依次拿出手中的动物图片进行说明,对于表达不好的幼儿,教师通过观察其语言运用情况,弄清其要表达的大致意思,然后对其的发言进行帮助和补充,代替其进行动物说明。这样教师作为活动的参与者与协助者,可以有效获得幼儿对其的认同与支持,从而可以使得语言学习活动起到更为理想的效果。
三、 应用多媒体进行语言教学,丰富语言教学资源
在幼儿的语言教学上,教师也可以通过引入与应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丰富语言教学的方法措施,拓宽语言教育的资源种类。并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通过视频与动画进行教学,让语言教学的趣味性得到有效提高,吸引幼儿对语言学习的兴趣,使得幼儿的语言学习能力得到有效发展与提高。
综上所述,幼儿的语言是在运用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而语言的运用又是在实际的语言交流中实现的。在学前教育中,改进和提高幼儿语言教学实效的方法与措施多种多样,需要教师在具体实践中,根据教学规律和幼儿心智的发展进行不断挖潜与研究。幼儿教师应立足学生实际,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并以新的教学方法改进传统教学模式,这样才能使得幼儿语言教学的质量得到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