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4月14日

提升农村小学数学家庭作业有效性的对策

○ 从江县加鸠镇中心小学 王辉宏

现阶段一些农村小学数学教师所设计的家庭作业,机械操练特征明显,针对性、探究性不足,难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不利于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为全面发挥家庭作业的效能,数学教师需结合新课改精神,创新家庭作业设计形式,完善评价体系,切实提高农村小学数学家庭作业布置成效。

一、丰富家庭作业形式

只有充分增强家庭作业的吸引力,方可以引导学生深度参与进来,切实发挥家庭作业的效能。因此,数学教师要在传统习题计算的基础上,将更多新型家庭作业形式引进来,促使家庭作业的趣味性、吸引力得到增强。首先,田园式作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十分紧密,且农村的教育素材较为丰富,数学教师可将一系列实践性家庭作业设计出来,帮助学生充分感知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建构生活与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内在动力。例如完成“统计图”方面的知识学习后,教师可鼓励学生对附近养殖场的牛羊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养殖场母羊、公羊、羔羊等实际数量,将统计图表制作出来。通过本种实践性作业的设计,学生的探究热情得到充分调动,知识运用能力得到培养。其次,开放性作业。新课改要求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大力培养,而开放性作业则有助于学生思维空间的拓展,能够将学生的创造潜能充分挖掘出来。相较于传统作业形式,开放性作业的答案并不固定,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理解和探究,这样学生的创新意识可以得到逐步培养。例如,完成“厘米、分米、米”方面的知识学习后,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掌握的数学知识,发挥动脑精神,自主选择工具和方法,测量校园旗杆的高度。通过本种作业的设计,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得到增强,动手实践能力得到发展。

二、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一些教师在家庭作业设计时,容易忽略掉学生的个体差异,导致一些学生的学习需求得不到满足,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和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转变过去一刀切的家庭作业设计思路,丰富家庭作业的层次结构,促使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满足。教师在日常教学管理过程中,要深入了解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层次化家庭作业设计出来。例如,教师可依据由易到难的原则设计出“易、中、难”三个水平的家庭作业。“易”类型作业主要为知识巩固性题目,包括概念补充、习题计算等,面向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中”类型作业主要转换常见例题,适当增加习题的难度,拓展发散学生的思维。而“难”类型作业则具有灵活多样的题型,延伸了课堂知识,要求学生通过思考、实践与创新,找出问题的答案。通过家庭作业的分层次设计,班级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都可以得到满足,有助于促进班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完善作业评价体系

通过作业评价的及时开展,能够帮助学生真实了解自身缺点与不足,进而及时完善知识结构。首先,数学教师要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引导学生家长充分认识到家庭作业的重要性,督促学生高质量完成。同时,检查学生的作业情况,给出相应的指导与建议,促使学生的数学水平得到提高。其次,数学教师需丰富评价主体,将学生引入进来,鼓励学生互相评价作业完成情况,这样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够得到增强,学生之间也可互相学习和成长。教师开展作业评价活动时,不能够单单指出学生的错误,还需要引导学生深入分析错误出现原因。如一些错误是过于粗心导致,教师要督促学生改正学习态度。一些错误是没有牢固掌握知识点所导致,教师要给予针对性讲解,帮助学生熟练掌握。最后,激励是作业评价的重要功能,小学生年龄较小,通过激励性评价语言的运用,可以将学生的学习动力激发出来,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信心。因此,数学教师需深入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赞扬和肯定,优化学生的情感体验。针对学生出现的各种错误,教师尽量采取委婉的语言,避免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

综上所述,家庭作业设计与评价实施状况,关系到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因此,农村小学数学教师要深入分析现阶段家庭作业设计、评价中存在的不足,优化家庭作业设计形式,完善作业评价体系,促使家庭作业的有效性得到持续增强。

--> 2022-04-14 1 1 黔东南日报 c185053.html 1 提升农村小学数学家庭作业有效性的对策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