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4月14日

黄平县新州镇白塘村:

种下黄金白茶 百姓吃上“产业饭”

○ 通讯员 陈孝新

近日,天气转晴,正是茶苗培育的好时节。走进黄平县新州镇白塘村,连片的茶叶种植基地映入眼帘,几十名工人正在给茶叶除草、施肥,好一派热闹的劳动场面。

黄平县新州镇白塘村海拔在800到900米之间,这里气候宜人、土壤肥沃、环境资源丰富,非常适宜种植白化类茶叶品种,同时,这里交通方便、人力资源丰富,适合大面积发展茶叶种植。

今年,黄平县农业农村局结合当地生态优势、整合林地资源,引进了贵州施铭茶业发展有限公司到白塘村种植茶叶800余亩。其中,主要品种有黄金叶、黄金芽和水晶白茶,带动当地150多名群众就近就业。

笔者来到茶叶种植基地,看到原来闲置的山坡,已经开垦出来,60多名工人正在忙着翻地、施肥等。贵州施铭茶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金琼辉介绍,公司于2021年11月份经过多方实地考察后,觉得从土壤、气候等方面都非常适合茶叶种植,因此决定在白塘村建立白茶种植基地。目前,该公司已经与11户村民签订了20年的土地流转合同。

据白塘村驻村第一书记顾业军介绍,白塘村以“政府+公司+农户”的模式发展茶产业,农户出土地,公司出资金,政府出政策,三方协同发展。公司以每亩200元的租金从农户手里流转土地,农户参与务工获得工资,政府则给予相关政策支持。

“我工作了一个多月,获得了3000多元的劳务工资。”在茶叶种植基地翻地的白塘村村民李奎兴高兴地告诉笔者,以前他家主要以种植水稻和玉米等小季节农作物为主,茶叶种植基地落户白塘村,不仅让他在家门口找到了工作,还吃上了“产业饭”。

看到茶叶种植基地落户白塘村,很多原本准备外出务工的村民也安心留在了家里,来自新州镇槐花移民搬迁安置点的杨通英就是其中之一。她告诉笔者:“以前在外面打工,时常挂念着家里,现在在附近务工,既可以挣到钱,又可以照顾家人,挣钱、顾家两不误,以后都不用出外务工了,政府不仅帮我们搬迁到这么好的地方,还让我们就近就业,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感谢政府的好政策。”

据悉,该茶叶种植基地分三期进行建设,预计投入资金1500万元,种植茶叶1500亩,还将建设炒茶厂房,以及购入相关设备。贵州施铭茶业发展有限公司计划今年投入资金600万元,种植茶叶800亩;2023年投入资金300万元,种植茶叶400亩;2024年投入资金260万元,种植茶叶300亩。基地建成4年后,将直接带动白塘村茶叶产业发展,带来巨大经济效益。每亩预计产干茶叶12.5公斤,以目前最低批发价每公斤2000元计算,每亩年均产生经济效益2.5万元,1500亩累计产生经济效益3750万元。扣除土地流转、人工及肥料等相关生产支出后,每亩纯利润在1万元以上,茶叶种植基地每年纯利润达1500万元以上。同时,基地每年可以解决当地劳动力长期就业40人、短期(40—50天)就业3000人,年均支付各种人工工资达2150万元以上。

--> 2022-04-14 黄平县新州镇白塘村: 1 1 黔东南日报 c185059.html 1 种下黄金白茶 百姓吃上“产业饭”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