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张能秋
近日,岑巩县凯本镇小田坝村黄精种植户刘德江高兴地说:“感谢中药材种植‘土专家’白老板,带动我种植黄精,使我成功走上致富路。去年,我种植黄精近100亩,仅销售了2亩左右的黄精,就成功创收10万元。”
刘德江口中所说的“白老板”,正是凯本镇龙塘河村中药材种植“土专家”白冰。2013年,白冰与一名种植钩藤的老板相识,这位老板带他到剑河县某钩藤种植基地考察后,他发现种植钩藤成本低、见效快、效益高,于是他决定试种钩藤,并学习掌握了中药材种植的技能。2014年4月,白冰在沈家湾烤烟育苗的闲置大棚中,培育钩藤苗近3万盘466万株,兴建商品苗基地60余亩。当年,他培育的钩藤苗木获得丰收,每亩创收5000元左右,总的实现创收近200万元。白冰种植钩藤成功后,通过政府引导,带头成立了第一家岑巩县金苗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并担任合作社理事,以“公司+合作社+农户”农业经营模式经营。在合作社的带动下,凯本镇的大寨、龙塘河等村大力发展钩藤苗圃400亩,通过开展技术培训和种植管理,形成集产、供、销为一体的中药材钩藤苗木产业链。2018年,实现产值1200万元,带动2个村210余户贫困户脱贫。
近年来,黄精价格涨势迅猛,市场前景较好。2019年来,白冰依托岑巩县凯本、平庄两镇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开始尝试种植黄精,他在凯本、平庄两镇通过土地流转种植黄精260亩。为提升黄精产品附加值,他积极与贵州大学中药材研究所合作,投入200万元成立了贵州汇农农业有限公司,建成黄精产品初加工产业链,他与省外多家中药材客商合作,畅通了销售渠道,促进黄精种植产业持续发展,他种植的260亩黄精大概于五年后上市,预计每亩黄精创产值10万元左右,累计可创产值2600万元。黄精通过初加工后,产品附加值还可以提升30%左右。
然而,由于黄精种苗价格较高,加上需求量较大,2020年,他决定自己培育黄精种苗。在政府扶持下,他争取财政项目扶持资金110万元,在平庄镇包东村地岳组建成黄精种苗培育基地100亩;2021年,他又投入近200万元,在凯本镇大寨村建成黄精种苗培育基地100亩,每亩产黄精种苗15万株,按照每株市场价0.9元计算,到2023年底,200亩黄精种苗全部上市销售后,预计可创产值2700万元,将使全县新增黄精种植面积3500亩。同时,白冰的黄精种植和种苗培育基地,平均每天为周边群众提供就业岗位30个,去年向群众支付劳务工资60万元,涵盖凯本、平庄两镇5个村近300户农户。
培育黄精种苗,带农挣“黄金”。如今在白冰的带动和技术指导下,全县有近1000户农户(公司或合作社)种植黄精,黄精种植面积近1万亩。这些从明年开始将陆续上市,保守估算可创产值8亿元左右。白冰表示,他将继续把好育苗生产关,延长黄精的产业链,提升黄精产品的附加值,拓展黄精销售市场,带动农户种植黄精实现增收,把岑巩打造成我国西南地区的黄精产品优质生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