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王晓敏
春回大地,暖风习习,林子间的“小精灵”们全都探出了脑袋,如今正是春笋采收的黄金时期,水灵灵、脆生生的春笋鲜味十足,不禁勾起在外游子的味蕾。
榕江县仁里水族乡党民村,位于榕江县仁里乡东南部,这里森林覆盖率高、资源丰富、土壤肥沃,为竹笋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走进党民村,竹林里到处都是挖春笋的村民,只见他们挖开泥土,用力一锄,一个新鲜完好的春笋就被挖了出来。“再过几天,今年的春笋就要被全部挖完了。我们村离集市远,挖好的春笋要拿去集市上卖很不现实,听说村里收购春笋,我们大家再也不用担心春笋挖出来没地方卖了,我现在每天都要上山挖笋,一天能有150元左右的收入。”党民村村民姚美芝乐呵呵地说。
新鲜的春笋虽说味道鲜美,是珍贵食材,但不便保存,而笋干能在保留竹子清香的同时长时间存放,也是一道人间美味。早在今年年初,党民村村级集体经济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潘世周就经常听在外的游子说想念家乡春笋的味道,那么何不将新鲜春笋烘干后真空包装,采用线上销售的方式,让山里的春笋走出大山、走向省外,让群众在守好“菜篮子”的同时,又能鼓起“钱袋子”呢?说干就干,党民村村级集体经济有限公司当即决定购买烘干机,延长春笋加工产业链,将从村民手中收购来的新鲜春笋烘干真空包装后,再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进行销售,不仅帮助群众增收,还满足了许多游子对家乡味道的想念。
在党民村的笋干加工厂里,工人们正忙得不亦乐乎,他们忙着将春笋剥壳、切片、上烘、包装,再通过线上销售平台和微信朋友圈、微信群销往省内外。“从春笋开始采收到现在,我们已经收购了1000余公斤的新鲜春笋,公司除了线上销售平台的订单外,群众也可自行在微信朋友圈和微信群等接单。再由公司统一销售,最后再给群众分红,目前才开售不久,就已经有了400多份订单。”潘世周说。
据了解,今年以来,党民村通过探索“党支部+村集体公司+致富带头人+群众”的生产模式,通过建设农特产品加工厂,不断向村民收购野生蕨菜和新鲜春笋,通过加工和真空包装后再进行外销,以此来帮助群众增收,带动群众就近就业。现在更是带领村民们书写“竹”文章,公司在以每公斤2元的价钱向当地村民收购新鲜春笋用于加工的同时,还发动当地竹编手艺人利用自身优势发展竹工艺品,将“指上技艺”变成“指上经济”,助群众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