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江县第二民族高级中学 陆 梅
教师不仅仅要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同时也要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特别是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育模式与教育理念,对学生进行有效教学,将核心素养渗透在政治课堂中,这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本文以时政素材的应用为核心,结合议题式教学、课堂评价等,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去思考、讨论、分析时政内容,让政治课堂教学紧跟时代发展,培养学生的政治意识。
一、以时政素材为核心,开展议题式教学
(一)时政议题教学需要情境创设
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氛围是影响学生学习的关键,为了改变教学环境,增强学生对思想政治教学内容的认同感,教师需要对时政教学资源进行整合,营造有趣、积极的教学环境,逐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二)时政议题教学要求合作探究
当前教学要求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而时政议题式教学也以学生的合作探究为主。因此,将小组合作、多元评价、分层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进行整合与创新是必然的,其中探究型教学可采用问题探究与生成式教学融合的模式,课堂中用多媒体教学降低时政素材应用下的政治课堂教学难度,利用时政内容提出探究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进行自学互学,引导学生发表观点,进行问题分析与总结,随后小组间进行互评,使问题分析更加全面,提高学生的思维缜密性。
(三)时政议题教学需要明确主题
议题式教学是一种以某一主题或单元形成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均与主题相关,时政素材可以作为引出主题的核心,同时将书本教材细碎零散的知识点进行组织与整合,帮助学生进行联系,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二、时政素材应用下多元评价体系的构建
(一)课堂评价
在课堂评价方面,我们不再单一地使用传统的教师评价学生,而是多以生生互评的形式呈现,结合时政素材应用下的小组合作模式,形成小组互评形式。小组互评教学平台的搭建,能够让学生通过他人的视角,发现自身观点的不足,进而完善自己对时政素材的分析,挖掘自身潜能,使得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进步,实现全面发展。
(二)大型活动丰富评价体系
以年级为单位,以时政素材内容为主题,展开大型校园活动,如手抄报、辩论大赛等,展示作品,包含所要“议”的时政内容,以及作者的观点,和搜寻的资料,让学生匿名评价,对创作者的观点进行深度分析。辩论大赛主要是评审对参赛者辩论过程以及结果的评价,提高参赛者对思想政治内容的理解、政治素养的提高。
三、丰富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活动实施的路径
(一)小组合作,伙伴助议,学生互相帮助克服学习障碍
“伙伴助议”就是选拔学习能力和工作责任心较强的同学,经过适当训练,让他们做小组组长,成为组内其他学生的辅导“老师”,帮助其他学生补充与分析时政内容。
(二)分层目标,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
为提高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质量,满足普通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在实际的备课过程中,要确立适合不同学习阶段学生的教学目标,明确他们学习需要,分析其学习的优势和弱项、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等。对学生进行隐形分层,根据时政素材,布置不同难度的问题,帮助学生有针对性的提升。
总之,时政素材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能在课堂的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还能够将生活、社会与知识体系相融合,形成议题形式的教学模式,通过多角度探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对高中政治课堂学习的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教育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