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柱县第一小学 罗娟燕
论幼儿园大班幼儿花样跳绳活动的指导与支持策略
○ 凯里市龙场镇中心幼儿园 吴明芳
在语文学习中,阅读和写作两者之间是密不可分、尤为重要。小学语文课堂“读中悟写”原则的贯彻是对教学模式的优化创新,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写作习惯,能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也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是两个极其重要的教学内容,它对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20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在“读中悟写”教学模式贯彻过程中,教师只有认真分析研究文本,挖掘其内涵让学生在读中悟写,将阅读课文与写作指导两者有机融合,实现阅读课文与写作思维训练的相互转化,方能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提升写作能力。现结合教学实际浅谈“读中悟写”教学模式技巧,愿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一、挖掘教材,抓读写训练点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达到阅读与作文的熟练技能……”在我们的小学语文课本中不乏文字兼美、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形象的例文,其中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而且蕴含着形象简明的表达方法,教师若能抓住课文的思想文脉为契机,引导学生挖掘课内资源,巧抓读写训练点,让学生读中悟道,逐步内化成自己的习作素材,就一定能发挥想象潜能,提高学生创造能力。例如,笔者在引导学生学习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一文时,用优美的语言创设有效的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随文观赏黄山奇石,抓住景物的特点,发挥想象的空间进行合理想象,使学生在入情入境中感悟到了黄山奇石独特景观,学生在字里行间游览中感悟到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三处景物得天独厚的特点。在学生畅所欲言中挖掘了文本教材,提高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再创造能力,整个课堂在易趣活乐中完成了教学任务。再如《日月潭》,通过语言渲染创设情境,加上多媒体课件的辅助,在大屏幕上播放日月潭,要求学生打开智慧的双眼,用好聪慧的头脑随播漫游后说出自己观察到的景物特点和惊叹,很快学生通过观察和想象,形象地描述出了日月潭的地理形状和各自特点,进一步增强了学生阅读、品位的兴趣,也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进而学习到作者精妙地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和方法,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以读促写,引领学生习作
“阅读是吸收,作文是表达”。写是一个经历严密逻辑思维的语言过程,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和利用课文中内在闪光信息,在“读”中下功夫,不但要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而且还要将文本中的好词佳句,生动形象而优美的语言择录下来内化成自己的知识技能。笔者在教学中是这样引领的:首先,抓住有特色的文本,选择一个比较合适的角度进行模仿,让学生在读中领悟,模仿写作。因为习作均从模仿开始。笔者在阅读的基础上常常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精彩之处,积极引导他们迁移联想,进行模仿练习。例如学习《枫树上的喜鹊》后,让学生认真阅读关于描述枫树样子的句子,学习比喻句,引导学生认真导读“喜鹊妈妈教小喜鹊本领”的一段话,让学生学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写一段妈妈在家忙碌的场面话。通过每课一练的强化训练,既提高了学生的表达欲望和表达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以读悟写、促写的能力。
三、读写交融,提高语言积累量
加强语言积累量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必由之路,强化熟读背诵是积累语言的有效途径。小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在文本中多走几个来回……”就诠释了“读中感悟”的道理,为此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必须要在熟读课文上下功夫;在记忆常用词语、名言警句上下功夫;在背诵诗文佳作上下功夫。教师上完一课,必须检查学生是否读熟、是否能把该背诵的地方能背诵出来,以此来作为评价自己教学成败的首要标准。另外,我们还应抓好课外阅读,老师指导学生精心选择读物,让学生在博览中积累语言。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可以建议他们订阅《中国少年报》《小学生周报》和《小学生优秀作文》外,还推荐一些优秀的刊物让学生自行订阅,并组织学生交流阅读心得。以学校、班级开展的主题活动组织学生到学校图书室借阅,并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摘录好词好句、编写写作提纲和写读后感。天才出于勤奋,知识在于积累。总之,教师必须要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因材施教、突出重点、讲求实效,不断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指导学生以读积累,以读促写,多方位训练读写技能,就能燃起每一位学生的习作思维火花,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体育锻炼对于幼儿的骨骼发育、肌肉发育和体质增强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进行幼儿园跳绳游戏化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共同参与合作的欲望,增强游戏的趣味性,让幼儿在欢快愉悦的氛围下学习跳绳,还可以培养幼儿的语言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竞技能力。
一、设计幼儿跳绳教学内容
(一)营造游戏情境
在进行幼儿跳绳活动教学时,教师可以基于幼儿跳绳的风格和内容赋予合适的歌曲,积极向上悦耳动听即可。给幼儿播放相应的情景歌曲,为幼儿营造一个轻松欢乐的游戏氛围,让他们入歌入戏,全身心投入到游戏活动中。听着运动歌曲,做着跳绳游戏,在快乐的心情中达到身心健康,人际交往的目的。
(二)分组练习
跳绳是一项只需一根绳可单人或多人进行的简单方便,容易参与的体育运动。幼儿由于年纪小,骨骼发育尚未成熟,因此适合先从简单易学的跳绳花样上手。在活动开始,教师根据幼儿的身高体型等实际情况,依次分好组。在教师为幼儿进行示范动作后,让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和场地开展教学和练习。跳绳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体育运动,考验手脚的协调性。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先让幼儿从拉伸、摇绳、弹跳开始学习。从基础动作连贯到完整动作,要注意提醒幼儿保持脚尖着地,跟节奏匀速跳跃,闭嘴跳绳以免造成身体不适。
(三)互动教学
在游戏中,老师很容易发现无论自己如何苦口婆心教授有时都不如一个“小老师”来得有效。这个时期,幼儿不仅开始关注自己,也开始留意同伴的活动。在教学中,可以先挑选出几个跳绳表现优异的小朋友,分派几个小徒弟给他们。在同伴的对比进步下,不会的小朋友也会奋勇争先。第一次当小老师的幼儿也会体现出以往罕见的责任心,带领其他小朋友跳绳。
二、开展跳绳游戏教学的优势
(一)符合幼儿的身心发育特点
幼儿生长发育快,骨骼脆弱,而跳绳又是一项较为简单安全的体育活动。不仅如此,常做向上跳跃动作有利于幼儿的身高发育,加快肠胃蠕动和血液循环,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幼儿走路不稳,在幼儿跳绳游戏活动中,单脚跳、单脚换跳都是帮助幼儿身体协调,锻炼其平衡感、节奏感、速度的好方法。
组织幼儿园跳绳活动,有助于幼儿增强对外界的认知,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与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以及集体主义意识。有利于幼儿形成数字概念,在跳绳时幼儿自跳自数,有助于在脑海里将抽象数字与实际事物结合,形成对数字的初步概念,还能提高幼儿大脑的记忆力,思维灵敏度。
(二)跳绳活动具有普适性
当前,国内缺乏类似体育馆的体育用地,且大部分设立在高校或一线城市,幼儿园拥有的体育用地少之又少。另外,例如篮球、足球、排球等体育项目的开展需要更大的用地面积和更高昂的体育设施。跳绳运动的配备简单,所需地方不大,只需要幼儿携带一根绳,轻便的运动鞋便可,更无须租借其他场所,活动开展成本低。跳绳难度小,可繁可简,随时可做,老少皆宜,教师和幼儿容易掌握。
三、对于幼儿园开展跳绳教学的建议
(一)加强教育,提高教师的素质培养
要通过演讲、书籍或物质奖励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进行跳绳教学活动中,要亲身学好跳绳,耐心教授,要关注幼儿的学习兴趣,学会和幼儿平等相处,面对不同性格的幼儿,要因材施教,尊重幼儿想法。
(二)积极构建教学研究专业团队
幼儿园应鼓励教师积极配合幼儿教育专家的指导,培养自己的专家型教师,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本校的跳绳教材。鼓励创新和改革跳绳教学模式,为以后的教学指导提供更实际可行的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