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4月16日

有梦想 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 吴会兰

近日,在澎湃网上看到一则故事,说的是“灶台作家”杨本芬的创作历程。她的创作,是退休之后在厨房里开始的,她平常总是利用洗菜沥水的间隙和等待汤沸的空档,坐在灶台边,写上几行字。一边是一家人热气腾腾的烟火生活,一边是她记忆里汹涌而至的往事回忆,在任何角落,任何闲暇片刻她都在利用,都在提笔写作,这样日积月累,不断地写,写了十几年。到了80岁后,她连续出版了《秋园》《浮木》《我本芬芳》三本书。

杨本芬63岁才开始写作,她的故事,深深触动了我,也让我想到了自己的写作故事。

我今年五十多岁了,小时出生在农村,中学时开始喜欢文学,喜欢写作,后来初中毕业了,由于家庭条件不好,回家帮助父母干农活,没过多久又结婚了,我对文学的爱好只能暂放一边。那时,夫家也很穷,嫁过去之后,为了儿女,为了柴米油盐,不得不去奔波劳碌,更没有心思去学习写作,去继续我的爱好。直到儿女们长大了,先后参加工作了,他们知道我喜欢文学,便鼓励我去写,我才重拾爱好。

可是,在重新学习写作的过程中,我觉得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一是阅读范围狭窄,字词积累的少,写出来的文章来干巴巴的,缺少一种文采;二是记忆力大大减退,今天看的文章内容,过几天就忘记了。为此,我很是烦恼,曾几度想打退堂鼓。自从看了杨本芬创作的故事,我为之感动,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凡事不能总找借口,有志不怕年迈。要实现梦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更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更长时间的学习和积累。因此,我坚信,只要有恒心和毅力,坚持下去,即便记忆、思维不如从前,也不能成为放弃梦想的理由。

我今年3月份进了老年大学, 在我所读的老年大学诗词班,有一个杨阿姨,已经是89岁的高龄,她每天拄着拐杖蹒跚地走一公里远的路程来老年大学学习诗词。第一天在诗词班见到她,我有些惊讶,心里暗暗想,这么大的年龄还来学习诗词。下了课,我走到她的课桌边,问她:“阿姨,你来老年大学学习诗词有几年了?”阿姨抬头温和地回答我,“八九年了”,我伸出大拇指说:“阿姨,为您点赞,向您学习!”阿姨笑笑说:“活到老,学到老……”

从杨本芬和杨阿姨的故事中,我反省自己,有梦想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追梦路上的风景便是人生最大的财富。我将继续自己的写作梦,我相信有了文字的陪伴,每个日子都将丰盈而从容。

--> 2022-04-16 1 1 黔东南日报 c185331.html 1 有梦想 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