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凯里市第一中学 杨文兴
班级微信群是联系学校和家庭的沟通和交流的重要平台,是班主任对学生加深了解的重要窗口之一,更是家长了解孩子学习生活情况的主要信息来源。笔者结合自身情况,就实际情况进行阐述,提出了一些管理班级微信群的办法。
一、班级微信群的建立
新的轮转周期开始了,接到学校的通知,笔者被任命为新高一2018班的班主任。在报到前一天先建立班级微信群,命名为××中学2108班家长群,并把微信群二维码打印出来,贴在报到桌子上。家长们来报名时,流程之一就是加入微信群。家长进群后,把群名片改为×××(学生名字)父亲或者母亲。如遇见有家长不会操作的,要求孩子现场教会家长。
家长进群之前,微信群设置为禁言模式,避免有的家长不明白家长群的规矩,造成不良的开头。等所有家长都进群后,笔者就宣布“家长微信群约法五章”。
1.进群修改群名片,统一格式为:×××(学生名字)父亲或者母亲。
2.本群不得发红包。
3.本群不得发广告等推销信息。
4.本群不得发布对学校、任课教师、班级管理的负面信息。
5.本群不得散布违背道德、违背国家法律法规的言论。
笔者再说一下这么做的原因:第一条,进群修改群名片是为了避免无关人员混入群中,窃取“重要信息”。当然,这些“重要信息”就是孩子们的日常表现和每次考试的成绩,以及节假日安排等。第二条,本群不得发红包。不仅初次进群不能发红包,每逢节假日、喜庆日子都不能以红包的形式来表达。毕竟,家长们的收入水平不同,抢红包有可能破坏家长群的和谐气氛,有损家长群的纯洁性。第三条,本群不得发布广告等推销信息。家长群体是一个有很多共性的消费群体,避免利用家长群体进行商业活动的情况发生。第四条,本群不得发布对学校、任课教师、班级管理的负面信息。这对班级管理很关键,因为家长包含各种职业的人群,获取信息的渠道很多,这些信息中包含一些道听途说和主观臆想得来的负面信息,而这些信息往往具有很强的传播力,对这条以后还会有介绍。第五条,本群不得散布违背道德、违背国家法律法规的言论,这是每个公民都应该遵守的。
二、充分发挥家长群的功能
1.发布日常表现
本校是寄宿制学校,新生报到结束马上进入离开家的住校生活。有的家长对孩子离家独立生活显得信心不足,这时笔者利用家长群发布一些孩子日常生活的图片。例如,寝室的内务整理,包括打扫卫生、整理寝室桌面、叠被子等,家长们都感叹孩子们长大了,适应能力超出他们的想象。接下来则是为期一周的军训活动,笔者充分地利用家长群把孩子们刻苦训练的照片发布在群里面,让家长们看到孩子们不为家长熟悉的一面。
在平时中,学校开展一些活动,如学校组织的马拉松、运动会等活动,都会拍一些有感染力的图片发布在家长群。本班每星期会开展一次读书分享活动,由学生自发组织,他们“聘请”笔者为摄影师,专门收集图片材料,这时笔者会利用“职务”之便,把每期的分享者以及分享的书目发布在群里面。这样家长们会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去选择修读的书籍,家长们看到自己的孩子亮相,很关切。应家长们的要求,会提前把分享者名字发布在群里,注明时间和地点,有些家长有时间就会出席在自己孩子的读书分享现场。这对亲子感情的培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每到周六放学或者节假日学生回家,笔者会要求家长发布孩子安全到家情况,这样可以摸清回家学生和留校学生情况,对于学生流向的情况处理更加游刃有余,确保学生由学校返回家的途中不会去网吧或者去其他场所逗留。
2.发布学生成绩
本校实行的周考月考制度,每周每学科都会进行考试检测,老师们会认真命题,认真改卷然后统计成绩。本班成绩统计都是课代表负责,笔者给每位学生编排了一个学号,按照学号的排序制作了一个统分模板,这样提高了效率,减轻了课代表的负担,避免了以成绩排名给学生造成心理负担,更重要的是跟踪学生的成绩。公布在家长群可以让家长知晓自己孩子某学科的学习动向。
每次月考成绩的发布,笔者不会直接发布年级给的原始排名数据,会根据学生姓氏拼音顺序排序,而不是年级排名或者班级排名。这样避免家长们进行比较,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不会在群里面公布学困生的姓名,会对某些学生的弱势学科进行提醒,对校排名退步较大的学生姓名也会公布在家长群。
3.发布正面典型
在家长群里面发布正面典型的案例,可以激励孩子。笔者会把本班学生参加各种活动获得的奖励图片信息发布在家长群里。例如,在月考中获得年级奖励的、单科年级第一的,会把领奖时的照片发布在群里面,并用文字说明获奖的原因。
为了更好地制度化管理班级,孩子们商定了班级公约,如把班级公约发布在家长群里,根据班级公约对记分周期内分数最高的两个小组和两个寝室进行奖励。在颁发奖品时,组织一个仪式,把颁奖图片、获奖学生姓名发布在家长群,积分排名最低的两个小组和两个寝室只公布小组号和寝室号,不公布学生姓名。这样既增加了家长对班级管理的参与度,也反过来对自己孩子的表现进行了关注。
4.分享教育心得、教育类文章和视频
家长群里面有从事教育工作的家长,笔者会鼓励他们定期分享他们认为适合现阶段孩子教育的文章和视频,当然有时候也会邀请表现较好的学生且善于表达的家长,分享一下他们在与孩子交流或者管理孩子的一些心得和经验。这样给某些不知所措的家长提供一些参考的建议。
当然,很多家长都是初次接触到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没有经验,笔者也会结合自己的一些认识,分享一些好的文章和视频。
三、对班级微信群的思考
很多老师不喜欢建立家长微信群,因为微信群可以使得家长和老师沟通便捷,把家长聚集在了一起,害怕家长的舆情泛滥,无法控制,影响班级管理。现在人们日常沟通交流主要是使用微信,对微信信息阅读比较及时。而学校和家庭之间确实需要及时沟通和交流,而微信群是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只是需要我们进行很好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