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4月16日

运用“家校共育”提升易地搬迁子女数学学习效果之探讨

○ 从江县城关第四小学 吴达亮

本文聚焦于易地搬迁子女的数学教学问题,关注这一特殊人群,认为应该从家校共育维度着手,通过相关策略提升该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效果,只有真正地关注这一部分学生的真实状况,才有助于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一、引言

所谓家校共育就是指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应该着力在学校和家长之间形成一种针对学生成长的互通行为。只有家校之间进行专业沟通,才可以为学生教育保驾护航,而且这一教育行为可以通过彼此家校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协调和沟通,以此来实现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同步教育。我们坚信,家校两个主体只要共同朝着一个方向努力,就能提升学生的整体道德修养、思想品质、学习能力、生活习惯等诸多维度的综合素质。结合这一研究主题的深厚意义,所以专门针对易地扶贫搬迁的学生这一特殊人群,关注因为家庭环境的缺失导致学习出现问题教育现象,在小学数学这一重要的基础课程教育中展开一定研究,以期希望能够帮助易地扶贫搬迁学生学好小学数学这一重要课程。“双减”政策的推行刚开始起步,但是在对家长意见的调查中,笔者发现大部分家长对“双减”政策的推行持肯定态度。“双减”政策推行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双减”政策得到了家长的支持。根据调查,百分之七十的家长对“双减”政策的推行持肯定态度。二是“双减”政策可有效缓解家长焦虑问题。学生作业负担太大也会对学生家长造成不良影响,由于学生的自我知识储备较少,大部分学生在完成课堂作业时都需要家长辅导,这无疑也会增加家长负担,“双减”政策的出台可以有效地缓解家长的教育焦虑问题。三是可以有效降低家庭在教育方面的支出。“双减”政策的提出有效地改变了当前课外学科类辅导机构猖獗的现象,让许多学生不用“被迫”补习功课,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家庭的教育支出。

二、“双减”政策相关政策与意义

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行,国家教育部门出台了“双减”政策,“双减”政策要求学校应该大幅度降低学生的作业负担以及对学科类的课外辅导机构进行打压。在当前环境下,大部分学生都深受作业太多的困扰,一些学生每天为完成课堂作业需要熬夜到午夜十二点,这无论对学生学习状况还是身体发育状况来说都有极大危害,学生在前一天因为课堂作业的影响无法得到适量的休息会对第二天的精神状态产生较大影响,降低第二天学习效率,甚至可能危害学生身体健康。受当前教育形势影响,大量学科类课外补习班出现,学生参加学科类课外补习班不仅会进一步增加学生的作业负担,还会极大压缩学生的课余时间,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对课外学科辅导机构的打压符合我国发展素质教育的教育趋势。

三、家校共育应用于易地扶贫搬迁学生数学教学策略

由上可知,这一特殊群体人数正在逐步加大,此类社会现象也在社会发展趋势中越来越普遍。尤其是在一些相对落后地区,家长往往入城打工,他们的孩子往往是留给家里的老人照看教育,由此学生的成绩受到影响很大,尤其是对于易地扶贫搬迁的孩子们来说,因为长期被隔代亲属照顾,欠缺对于学习的自觉性,并且因为缺乏完整家庭氛围,孩子容易在学习质量上出现问题,由此形成教学问题或者学习问题。

1.借鉴优秀经验,搭建家校沟通平台

在家校共育模式下,首先要建立一个两者沟通的平台,增强家长与教师之间的沟通,而且平台还能够降低两者之间矛盾产生的频率,进而可能提升他们之间的默契度。尤其在现在讲求的是“双减”,所以双方的有效沟通才可能同时为两者减负。具体的沟通平台如家校通,教师可以在这一平台上公布学生数学学习成绩、数学学习状况、教师数学教学的方案等等,家长也可以在平台上对教师的教学做出反馈,以便于两者能够高效进行沟通。

2.进一步拓展家校互动场所

除了线上的网络交流平台,家长与学校还需要在线下真实场景中进行互动,以便于解决相关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家长往往对学生数学课程学习内容知之甚少,所以可以通过课内开放课堂的形式,允许家长旁听教学内容,从家长相对陌生的教学场域使其了解自己孩子另外一面。例如,在讲授“分数乘法”的相关内容时,邀请家长聆听,先讲解相乘两数,然后实际运算,分数乘法运算过程就是分子和分母各自相乘得到最终的结果,最后就是列举一些相似的案例。

3.增强家校合作实践

具体说,就是在假日期间,可以将家教模式发挥到淋漓尽致,组织家长与学生参与数学竞赛活动。具体来说,就是家长先需要背着自己孩子长跑,中途学生填写一定的数学问题,最终先到达终点的就是冠军。经过这种综合化的数学竞赛形式,这样就能够拉近他们之间的距离。

四、结语

总而言之,探究最佳的家校共育应用于易地扶贫搬迁学生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有助于关注这一特殊的学生群体,真正做到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的新时代新理念,这样才有可能把小学数学变成有效教学,甚至是变成能提升学生兴趣的活动。我们相信,只有注重易地扶贫搬迁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具体的学习情况,才有助于充分发挥家校共育的强大优势,让小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处处都能发现数学问题,并且在家长的辅导和老师的支持下持续应用数学知识和训练数学思维能力。

--> 2022-04-16 1 1 黔东南日报 c185340.html 1 运用“家校共育”提升易地搬迁子女数学学习效果之探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