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黎平县洪州镇中心幼儿园 姚行秀
大班阶段正处于幼小衔接的关键期,激发幼儿的书写兴趣,培养良好的书写技能与习惯,对幼儿来说十分重要。前书写活动是一种非正式的书写活动,儿童通过涂画、涂写、模拟运用符号或者简单的文字等形式向周围的人传递信息、表达情感的游戏和学习活动。
一、激发幼儿与文字的互动
在一日生活中,创设一个宽松、自由的前书写环境,支持、吸引孩子去感受、体验文字的存在,这是开展前书写的第一步。
1.图文并茂的标签。班级材料上贴有标签,便于孩子学习自我管理。而进入大班后我们在标签中融入了汉字的元素,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让幼儿处处都可以体验到文字的存在。
2.创意十足的表征作品。前书写符号没有统一的好坏评价标准。所以当孩子的作品中出现一些比较有创意的表征方式的时候老师就会及时地分享给大家,并且将表征作品展示在墙面上,给幼儿以多方面的刺激,从而积累经验。
二、满足幼儿涂涂画画的愿望
“就很多儿童而言,绘画和书写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个性表现上等同重要而又相辅相成。”由此可见,幼儿的涂画就是前书写的前奏,所以我们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幼儿涂画的需求。
1.一日生活中的表格
我们将表征符号融入一日生活的各环节之中,包括来园签到、天气记录、植物记表、喝水记录等等,让幼儿懂得使用表征符号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方便,而这些表格的设计都是从易到难。例如,喝水记录,一开始是老师设计的,幼儿只需要在规定好的格子内记录喝水的次数,接着就引导孩子们尝试记录不同的杯子、不同的喝水量,到最后由幼儿自主设计表格。孩子的记录内容会涉及日期、心情、天气温度等,从中培养幼儿前书写的条理性。
2.游戏活动中的记录
(1)室外游戏的记录。每次游戏后孩子可以把自己的游戏故事或者发现记录下来,如孩子在挑战谷荡秋千的时候发现坐在第三层秋千荡不高,坐在第二层秋千荡比较高,这个时候他就会通过绘画的方式把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利用生活环节和老师分享,和同伴讨论,从而深刻体会到用涂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的快乐。
(2)室内作品的介绍。幼儿在一日生活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创意作品,引导孩子尝试用表征的方式对自己的作品做简单的说明与介绍,教师进行倾听与记录,一方面教师的关注有助于幼儿产生成就感,另一方面幼儿不同形式的表征作品可以激发同伴间互相模仿与学习。
三、培养幼儿创意表征的能力
1.分享活动促进创意表征。例如,在分享的过程中老师会选择一些较为常用的符号进行讨论如一个太阳,有人表示的是可能是天晴、有人可能表示的是年月日、有人可能表示的是红色……让大家懂得同样的表征符号 ,表达不同的意思。而对于一些表征有困难的内容,则是请大家一起想办法,如贺卡中“猪年快乐”的“猪”字,有的孩子会直接画一头猪、一个猪鼻子,而有的孩子则会画一棵竹子。经常开展此类活动,可以让幼儿在交流中获得提升,拓展发散性思维。
2.结合前阅读发展前书写。绘本作为一种以图画为主要表现内容和形式的读物,有很多值得孩子学习、模仿的东西。我们在读绘本的时候 ,鼓励孩子根据图片内容 ,猜一猜?问问孩子“为什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孩子对于同样的画面会有不同的想法。例如,绘本《母鸡萝丝去散步》中有一幅插画,有的孩子说狐狸怕被母鸡发现了,所以躲在柱子后面偷看母鸡。有的孩子表示这个是一个铁耙,狐狸正好站在了耙子上,所以杆子翘起来打在了狐狸的脸上。这样既激发了幼儿的阅读兴趣,还能让幼儿在充分感知表征符号的同时得到正确的表征示范。
四、巩固幼儿正确书写的习惯
1.良好的姿势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但是这书写姿势也是幼儿期最难培养和巩固的。为此我们将握笔的方法、正确的坐姿放大图片展示在墙面上,还编成韵律性儿歌让幼儿吟唱,使幼儿感受到歌谣语言生动有趣的同时结合直观形象的图片,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整洁书写的习惯对孩子将来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为此我们采用一些直观的方式,将幼儿的作品进行集中展示对比。例如,幼儿在游戏故事记录一开始的时候很多孩子会随意地选择一个地方开始记录,写不下了就往旁边或上面、下面……而有些水平高的孩子会用箭头把自己的记录连起来,我们在集中活动时会将这些作品集中在一起,比一比、说一说:“你喜欢哪个记录?为什么喜欢它?”通过对比让幼儿懂得整洁的作品能让人看得清晰,同时更受别人的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