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4月20日

如何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 镇远县示范幼儿园 龙 芳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和关键的时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必须从幼儿抓起。在当前的学前教育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整个学前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要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鼓励幼儿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发展语言表达能力。”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怎样抓住适当的时机创设良好的环境,进而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现结合本人实际工作,粗浅地谈谈几点个人看法。

一、营造良好的幼儿语言环境

在活动中,教师要把握好孩子们的语言兴趣,并给孩子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氛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当成人与幼儿就某个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时,不仅能引起幼儿对说的愿望,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语言的表达能力。所以,和幼儿交谈的质与量是影响幼儿语言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丰富发展孩子的语言时,也应注意教师的日常积累,只有教师成为生活的欣赏者、教育者,才能更善于发现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需要、兴趣。才能发挥巧思捕捉孩子们喜欢的话题,加以引导与丰富。

只要孩子们能说的就应该让孩子有机会去说,让他们拥有充分表达的机会,这样孩子说的欲望就会越来越强烈,达到他们喜欢说的效果。首先让幼儿充分讨论,讲述自己所知道的、了解的知识,这时,教师不直接给予答案,而是加以引导,鼓励支持幼儿通过多种渠道去寻找答案。幼儿在寻找答案过程中产生了成就感,这时孩子的兴趣浓厚了,积极参与的愿望高了,孩子们就能大胆地进行交流,也就充分满足了他们说的欲望,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就得到了培养。

二、提升教学的互动性

在幼儿语言教学中提升教学的互动性,对于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有积极作用。幼儿处于语言学习的启蒙阶段,它们头脑中的语言词汇量十分有限,能够用语言描述与表达的内容也十分单一。因此,用幼儿能够听懂的语言和乐于接受的方式组织教学,是幼儿语言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前提。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为幼儿创设一种“蹲下来说话,抱起来交流,牵着手教育”的平等、宽松、互动的语言交流氛围,使孩子们敢想、敢说、敢问。要充分地认识到幼儿的认知局限性和个体差异性,更多地鼓励他们提问,关注他们的交流,帮助他们参与问题的讨论,无论是幼儿同伴间的讨论还是与教师的交流,教师都要以同伴的身份出现,给予肯定或帮助。不管是哪一类幼儿,不管他们的问题有没有价值,也不管他讲得完不完整、对不对,老师都应力争做到不轻易去打断,否定幼儿的提问或谈话,尽可能让每个幼儿都有表达的机会。在这种宽松的语言环境氛围中,孩子们不仅会越来越自信,越来越敢问、敢说,同时也发展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借助多媒体丰富教学形式

当前,信息技术在学前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能够将图文、音视频融为一体,有效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让教学过程更加生动化和立体化。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不但可以拓展情境,做到声像结合、图文并茂,而且非常适合幼儿好奇、求趣、求新的年龄特点。教师可以在网上下载一些原材料,并自制课件进行教学,为孩子们提供真实的语言环境。通过声、光、电的完美结合,用生动形象、真实画面、优美动人的语言和音乐来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刺激他们的兴趣和求知欲,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学习兴趣。

在幼儿语言教学活动中,幼儿语言能力的表达培养提高,不能仅靠通过某一节课或者某一个环节所能达到。我们只有经常抓住幼儿一日活动中的有利时机,不断发掘潜力,逐步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开发其智力,才能使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一天天提高。

--> 2022-04-20 1 1 黔东南日报 c185517.html 1 如何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