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平县第三中学 瞿运仙
在新课改课堂中,教师的职责应定性为“辅助者和管理者”。课堂教学必须符合学生知识的建构性、生成性和多元性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的任务不仅是组织学生学习,更是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教师要明确“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教师要发挥“引路人”的作用,积极营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着重于诱导,变“苦学”为“乐学”;着重于引导,变“死学”为“活学”;着重于指导,变“学会”为“会学”。通过情景设置,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活力。
一、改变观念,设计明确、具体的预习任务
在平时教学中,初中英语教师经常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但是预习效果不太理想。通过调查得知,大部分学生都认为课前预习英语是一项软任务,学生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因为预习任务不明确、不具体,可操作性不强。所以,为了增强预习效果,有效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改变观念,为学生设计明确且具体的预习任务。例如,在预习七年级下册Unit6 I’m watching TV,教师让学生预习课文回答以下问题:1. What does this passage talk about?2.What are Zhu Hui’s host family doing?3.Why are Zhu Hui’s host family watching boat races and making Zongzi?4.Does Zhu Hui like his host family?5.What does he think about his home in China?这样明确且具体的预习任务,不仅能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课文,而且能促使学生积极地、有目的性地完成预习任务。
二、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设计层次不同的预习任务
不同的学生在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上存在很大差异。因此,面向全体学生设计完全一模一样的预习任务显然是不合理的。我们可以尝试把同样的任务改为三种不同难度的任务,即“基本任务”“提高任务”和“挑战任务”,这样就能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层次不同的预习任务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收获。为了全体学生的发展,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预习任务。教师为全体学生设计了这样的“基本任务”:听录音熟读本课出现的新单词;“提高任务”:浏览课文了解故事情节;“挑战任务”:观看英文视频Dragon Boat Festival,写观后感,课上交流。这样分层次的预习任务,既给了后进生获得成功的机会,又给优等生提供了发展空间,同时夯实了中等生的基础知识,提高能力,全体学生将获得较好的自主学习成效。
三、设计有趣和真实的课堂教学活动
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学习兴趣密切相关,教师应尽量以学生的兴趣和生活经验为出发点设计课堂教学活动。例如,在设计八年级上册Unit4时,首先通过阅读让学生了解what’s the best movie theater?然后让学生运用课上所学语言知识描述Who’s got talent?课堂上,学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活动,学生在高效习得语言的同时发展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时,为了鼓励所有学生参与活动,应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上课刚开始,先设计稍微简单一些的活动,让全体学生都能积极参与,随着学生不断了解活动内容,教师逐渐加大活动难度,这时完成困难的任务就迎刃而解了。
四、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
Do you like elephants?What wild animals does John like best?再次播放录音,让学生跟读,然后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接下来学生两人一组练习对话,询问对方喜欢的野生动物并说明理由。最后让学生就自己同伴喜欢的野生动物做一个汇报。学生通过参与这些环环相扣、由易到难的活动,自主学习兴趣得到激发,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培养。教师可以根据不同课型、不同教学目标,设计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多设计一些能激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热情的活动。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下Unit5时,设计这样的活动:(1)Rainstorm:让学生四人一组完成流程图里描写性格的形容词,鼓励他们尽可能寻找意义相近的词语,开展小组竞赛,活跃课堂气氛。(2)Interview:鼓励学生用采访的形式向他们所选的学生提问,以此增加对该学生的了解。(3)Makingachart:让学生四人一组制作自己班级班长的流程图,找出尽可能多的形容词加以描述,同时提醒他们写一些具体的事例支持自己的观点。(4)Arecommendation:让学生以自己创作的流程图为指导,独立完成一封正式的推荐信。实践证明,只有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乐于参与这些活动,才能使课堂教学收到良好效果,才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优化英语课后作业设计,巩固学生自主学习成果
课后作业是教师用来检查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之,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课后作业的设计应侧重于对当天所学内容的综合灵活运用,因为运用最能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语言的学习只有在运用中才能真正得以巩固和提高。例如,在学了九年级Unit10 You’re supposed to shake hands之后,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世界著名景点的关键信息,鼓励学生自行设计一段对话,介绍这些景点。在学了Goodmanner的Reading之后,教师让学生制作一张“中国礼仪习惯”卡,卡片内容包括如何打招呼、如何交谈、在公共场所的礼仪、在家的礼仪。待学生完成卡片后,要求用英语介绍英国的礼仪习惯。教师通过优化课后作业设计,既发展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又让学生巩固自主学习成果。
积极开辟英语第二课堂,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英语第二课堂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同时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英语第二课堂涉及的内容包括原版读物、英语、英语歌曲、朗诵、演讲、表演、墙报、影片等,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层次和知识水平恰当选择。例如,在七年级以班级为单位组织英语朗诵比赛,筛选出优秀学生参加年级比赛;在八年级可以组织英语阅读和写作比赛,鼓励学生阅读英语原版读物并撰写读后感。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原版影片、墙报制作比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