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4月21日

如何提升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的有效性

○ 凯里实验高级中学 杨秀花

生物学概念是组成生物学知识的基本骨架,具有高度概括性,往往比较抽象难懂。为提升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当积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概念教学,这样才能提高学生掌握概念的效率和准确运用相关概念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近年来,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现与广大同仁交流如下。

一、联系现实生活,引入概念教学

在概念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结合现实生活引入概念,这才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及认知水平,同时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时,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联系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引入主题:

(1)在制作凉拌青瓜时,常常要放一些盐和少量的醋,过一段时间后,可见渗出较多的水分,这些水是从哪里来的呢?

(2)施肥可以促使植物长得更加旺盛,可是如果肥料施加过多,植物却会发生“烧苗”死亡的现象,这是为什么呢?

(3)买来的青菜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发生萎蔫,那么,如果将其放入清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会有什么变化?

学生在对上述问题进行讨论时,会自然提及水分的输入和输出。此时,教师紧接着展示“问题探讨”中的渗透装置图,并播放模拟渗透作用实验的视频,请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1)漏斗内的液面为什么会升高?

(2)如果把玻璃纸换成纱布,漏斗内的液面还会不会升高?

(3)如果把烧杯里的液体换成同样浓度的蔗糖溶液结果会怎样呢?

通过以上问题,可以顺利引出渗透的概念以及渗透作用的条件。

二、构建概念图,形成知识网络

概念图是通过图解的形式,以核心概念为中心,以知识与知识之间内在联系为纽带构建起的示意图。教师运用概念图进行教学,能更好地组织和呈现教学内容,能更有效地监控自己的教学过程,有利于学生形成具有普遍联系、体系严谨的知识网,从而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

例如,在讲“细胞的基本结构”这一章时,可引导学生细心观察挂图、模型,并让学生尝试课外动手制作细胞的基本结构模型,不仅使学生掌握模型建构的过程与方法,也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质疑判断,正确运用概念

学习概念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能够正确理解、运用概念,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作业、试卷答案或课堂回答问题中的典型性错误,利用矛盾比较联系等方法,通过展示错误类型来创设情境,充分给予学生质疑判断、选择的思维过程,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运用。

例如,在新知识概念学习中,为了强化概念本质理解,教师可以将过去学过的与之表达相近或特征相似的概念重新提出来,故意让学生“析一析”“混一混”。可以故意提供或设计相似易混的错误答案、观点以供学生筛选辨别,主动提及和警示相近知识概念让学生将特征、属性等自主相互比较联系(如DNA连接酶与DNA聚合酶,载体与受体),使学生能辨清概念的范围和对象异同,能更好记忆储存和识别,避免应用时发生混乱。这种方法针对性强,因为这些错误有时就发生在自己身上,容易引起学生的高度关注,产生认同感。可以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并检测和培养学生仔细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

四、运用教学新技术进行直观教学

教师还可以通过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教学技术手段运用于概念教学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例如,以“DNA的复制”为例,因为DNA的复制过程较为抽象且复杂,知识内容又含有大量晦涩难懂的概念,学生学习起来颇为困难。教师通过编制生动、形象的教学视频,用真实的复制情境代替传统教学中本该画书上、黑板上的模式图、文字,让学生在直观形象的知识情境中认识和理解相关概念,使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得以提高,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

新课程标准明显改变了传统生物学教学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因此,在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创新、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才能提高概念教学的水平,实现概念教学的有效性。

--> 2022-04-21 1 1 黔东南日报 c185635.html 1 如何提升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的有效性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