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王晓敏
春风起,万物新。近日,笔者走进榕江县仁里水族乡寿昌村,乡间小路上云烟氤氲、花香弥漫。放眼望去,天空湛蓝、河水碧绿,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都整理得干净整洁,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村民朱发吉老人感叹:“寿昌村环境越来越好,河水也变绿了,大家环境卫生意识越来越强,我们住着也舒服多了。”
以前的寿昌村,垃圾随处乱扔、房屋违章乱建的现象随处可见。自今年年初以来,新一届的村“两委”成员主动作为、集中研讨,主动攻坚打造亮点,对全村236户农户的房屋进行安全排查,对房前屋后脏乱差的情况主动帮助修整。同时,对危险地块、违章建筑、乱堆乱放、河道垃圾等问题进行全面整改,全面改善全村人居环境。
党建引领,走好整治“先行棋”。过去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人员力量薄弱,群众环保意识淡薄,宣传发动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寿昌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基层“战斗堡垒”作用,村“两委”同驻村工作队一起对全村环境整治工作进行再部署、再安排。全村26名党员齐上阵,动员全村669人积极参与“美丽星期一”活动,以“党员干部+联户长+志愿者”的模式,形成红色整治志愿服务队,发挥群众主体作用,进一步激发村民的主动性,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共建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树立乡风,画好治理“同心圆”。寿昌村积极探索村民自治新路径,重新制定“村规民约”,加入考评奖惩机制。通过小组长评比,每月定期对所在网格农户进行检查,以积分制管理,每月汇总一次,设置“诚信卫生曝光台”,每月进行“红黑榜”图片曝光,为全村排名靠前的农户发放流动红旗与物质奖励,排名靠后的则予以曝光并限期整改。同时,通过在村寨周边设置垃圾集中回收点,加强对群众开展垃圾分类的引导,乡、村两级对可回收垃圾进行回收利用,对不可回收的则集中托运处理。发挥示范户标杆作用,提升村民环保意识,形成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乡村风气。
出具良方,跑出振兴“加速度”。今年以来,寿昌村以“寨管委”和“榕易谈”及“院坝协商”为载体,积极推选老党员、老村干、老教师、管水员、护路员、护林员等担任“寨管委”委员,负责整个自然寨的政策宣传发动、环境卫生整治、社会综合治理、公益事业发展等工作,通过“以老带少、以老教少、以老督少”的方式,围绕村容寨貌整体水平提升、矛盾纠纷调处、邻里友好和睦氛围营造、文明新风弘扬等工作重点,为基层治理注入“强心剂”。
据悉,接下来寿昌村将依托县级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点的优势,利用自身资源,实施乡村旅游、山野露营、民宿农庄、观光农业、休闲养生等农文旅相融合的项目建设,一幅农村美、农民富、产业兴的美丽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