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张碧桃 石青青 晏学源) 4月18日,剑河县水稻全程机械化钵苗机插育秧现场观摩会在南明镇召开。县委书记袁尚凯出席观摩会并作讲话,县委副书记吴小勇主持观摩会,挂职县委常委、副县长陈家勇,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万政,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罗世兴,县政协副主席吴高峰出席观摩会。
观摩会邀请省农业农村厅相关专家到会指导。
观摩会上,南明镇党政主要负责人介绍水稻全程机械化钵苗机插育秧情况;山至金公司负责人介绍水稻钵体毯上育苗情况;遵义市农科院蔬菜所所长、原水稻所所长王怀昕介绍讲解插育秧相关情况;太拥镇、磻溪镇党政主要负责人作观摩会交流发言。
袁尚凯指出,南明大坝作为剑河县唯一一个500亩以上坝区,在推广绿色水稻全程机械化和水稻“双+”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推广绿色水稻全程机械化和水稻“双+”符合剑河县当前的水稻种植实际,这不仅能够提升水稻附加值,还可以有效解决农村劳动力不足、秧苗质量不高、旋耕机耕层浅、栽插密度低等问题,是剑河县粮食增产增收的有效措施。
袁尚凯强调,全县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全面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认真总结推广绿色水稻全程机械化和水稻“双+”经验模式,不断补齐剑河县水稻全程机械化短板,推动良种与良法、农机与农艺、示范与推广相结合,全面提高剑河县粮食生产能力和单产水平;要充分发挥好南明大坝在粮食生产中主战场、主阵地、主平台的作用,围绕机耕地、机育苗、机插秧、机收割等环节,全程实现机械化作业,把南明大坝建设成为剑河县现代农业的“样板田、科技田、效益田”。
据了解,剑河县南明镇绿色水稻全程机械化高产创建暨农业农村部水稻“双+”稻田经济试验示范项目总投资565.125万元,通过实施450亩的绿色水稻全程机械化高产创建暨农业农村部水稻“双+”稻田经济的示范种植,在提升水稻附加值的同时,还能带动当地新型主体发展,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增加群众劳务收入。